府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面圣,盛唐风月,府天,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死之忧。只不过如今的姚崇宋璟纵使罢相,总算还得以全身而退,不若日后那几位倒霉的晚辈后进而已!
于是,他见杨思勖一路上对自己态度都还算不错,一时福至心灵,遂笑道:“我怎敢比那些相公!话说回来,久闻杨将军勇猛,曾经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今日一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似闻名!”
尽管这些年宦官地位远比建国之初来得高,尤其是他和高力士这样随同当今天子重定天下的功臣,但平素文臣不假辞色,武官嗤之以鼻,少有人会等闲相待,杨思勖性子又比高力士爽直得多,登时嘿然道:“状元郎这话,我可担当不起。”
话虽这么说,他对杜士仪自然更客气三分,到了紫宸殿时,还额外提醒了几句。紫宸殿已经是属于内朝的范围,平素退朝之后宰臣面圣多在此处,因也称作是入阁。尽管第一次踏足此间,但礼仪进退,不论是身为世家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抑或是跟着卢鸿这些年的熏陶,当杜士仪被人引到御前行礼时,礼仪娴雅纹丝不乱,待站起身之际,他就只听上首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抬起头来。”
既然天子已经说了,杜士仪便坦然抬头。当看见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正盘膝而坐,一手支着凭几,饶有兴味地看着自己。四目相接的一刹那,他只觉得天子仿佛微微眯起了眼睛,面前仿佛突然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朕听说你县试府试省试,第一场帖经全都是十条皆通,既然如此精通经义,缘何不去考明经?”
“回禀陛下,明经及第,守选七年,而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倘若没有杜思温的提醒,此刻杜士仪少不得踌躇一二,但既然杜思温的意思是实话实说,他索性坦坦荡荡,“臣自幼父母双亡,只得一个妹妹相依为命,若非她拼命相救,断然没有今天。所以,臣如今诗文经史有所小成,只希望能让她异日出嫁的时候,能够风风光光为夫家所重!”
这个回答顿时让李隆基哑然失笑。报效君父之类的豪言壮语听得多了,如此小儿女的思量却新鲜少见,再加上杜士仪这初出茅庐的年纪,他的态度渐渐比刚刚温和了一些:“朕观你之试赋,用韵极准,句式新奇,对仗时颇为壮阔,然则要说雄奇华美,却是未必。你自己以为如何?”
得知李隆基竟然连自己的几篇试赋也都看过了,杜士仪便躬身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胜在博闻强记,一本切韵尽入心中。而所用句式略有突破,亦是诸位前贤启发所致。”
“可你此次省试的五篇策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