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贺照年唐映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天灾:虫潮贺照年唐映雪,贺照年唐映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里没有深水港,水位普遍较浅。
因此,四级避难船如果要停靠在东海市,不可能选择停在这里,因为吨位不匹配,他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去货运码头。
陶赛简单查了一下资料,东海市的渔船码头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聚集着这座岛上近80%的渔民。渔船多,也能起一个很好的掩护。
快要靠近渔船码头时,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陶赛暂时拆卸了攻击系统[电光炮],这样“深海鱼”号看起来还是一艘普通的远洋渔船,只是稍微新了一些,体型大一些。
陶赛降下速度,迎面驶来了一艘小艇。
艇上站着个光膀子花短裤的胖男人,他举着扩音器仰头喊:
“嘿!老板,外地来的哦?是不是要停船啊?泊位出租,价格公道!”
陶赛把舵盘交给周宁,从驾驶舱下到甲板打算和他沟通,她没有码头泊船的经验,事实上其他人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周卫星怕她吃亏,站在旁边帮她压阵。
陶赛问:“你们怎么收费的?”
胖男人打量了一眼说话的姑娘,又估算了一下这艘渔船的尺寸,“这样吧,长租一季以上,我给你算50块钱一天,临时租100一天,成不?我们泊位免费提供水电。”
价格倒是也不算离谱,陶赛懒得跟他讲价,反正在这里待不了几天,几百块钱的事情,直接就同意了。
小艇在前面带路,“深海鱼”号缓缓穿过狭窄的由渔船组成的迷宫,如同在地下停车场寻找车位的汽车一样。
现在正是渔场的休渔期,码头上停泊了几千艘大大小小样式各异的渔船,船艇连成片,混乱又有序地排列。
渔民在船上生活,一艘船就是一家人。 t
大部分渔民是本地人,他们在陆地上可能已经没有居住的房屋,全家老家搬上渔船,工作、休息、生活,渔船码头天然地形成了一个社区,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以渔为生,以海为家。相较于新城区的繁华喧嚣,码头上反而更有人间烟火气。
“深海鱼”号最后停在了一处靠岸的泊位上,左右都是体型相似的大渔船,可以对避难船的两侧船身起一个很好的遮挡掩护。而由于水位和岸边有一个不小的高度差,岸几乎和甲板平层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船头的崭新外壳也被隐藏起来了。
“深海鱼”号几乎完美地融入到环境中,行人如果从岸上路过,一眼看过去看不出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