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难下手,步步生莲,月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家在汴梁,他们的财富、土地、亲眷、豪宅,全都在汴梁,他们经营的粮油铺子、绸缎庄子、当铺银铺酒楼茶肆全都在汴梁,他们怎么肯走?就算他们觉得京师应该迁走,他们也绝不希望在他们当官的时候迁走……
“晋王,你怎么看?”赵匡胤默然半晌,转向了同样默然半晌的赵光义。
赵光义眼见群臣的反应,心头的一块大石已经落了地,他缓缓地、沉稳地走到御座前,忽然双膝跪下,郑重地行了个礼,朗声答道:“臣,反对迁都。”
赵匡胤苦涩地笑了笑:“晋王,朕所说的理由,你可曾听清了?”
“臣听清了。”赵光义沉稳地道:“但臣以为,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久久不作一语。
在德不在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得民心,就一定守得住天下?李煜虽然浑蛋,可是江南民心并不向宋;孟昶的税是收的重了些,可是蜀人并未盼着宋人去“解救”他们,他们守住了江山么?
曾经,也有一位圣人门徒整天叫嚣对付匈奴“在德不在险”,那是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二话没说,直接把他送到边疆对匈奴以德服人去了,其结果是,没多久匈奴就砍了他的脑袋,攻进城来,肆意烧杀掳掠,奸淫妇女。
可是,他能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赵光义么?这是他的亲兄弟啊!
此次为了迁都,他的确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军事上的,但是有一件事他没料到,有一件事他下不了决心。他没料到就连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也有这么多敢当面反对他的迁都之议的,他无法下定决心,杀一儆百,拿自己的同胞兄弟开刀……
怎么办?不顾一切,悍然专断?他做不到,杀人如麻的流氓刘邦在满朝文武一致反对的情况下都不敢擅自撤换太子,在如今江山初定、力求平稳的时候,他同样不能冒天下之大讳独断专行,执意迁都。
杨浩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和罗公明是少数几个没有发表意见的官员。罗公明是历经几朝的老油条,轻易决不发表意见,而杨浩,杨浩其实看的很明白,宋国后来冗兵冗政固然有着其他原因,但是汴梁作为国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洛阳不好么?长安不好么?那里现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太少?这叫什么理由,一旦政治中心迁到那儿去,以百年之功,怎么可能不会重新兴旺起来?长安,那是两百年后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都无法正面攻破的所在。可是,他不能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