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 拜相,步步生莲,月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的事才轻松了些,他是这些活佛们想要结交的一方豪强,这头一次见面无论如何都得自己出面才成,摸清了彼此的态度,彼此有了交情,以后自可由大哥承宗出面与他们交往,对长袖善舞的丁承宗来说,这正是得其所长。
等到稍稍清闲了些,杨浩这才抽空与狗儿一同去探望他救回来的那位种放种进士。杨浩如今势力更加庞大,急需的就是管理人才,范思棋一个秀才,经过一番磨砺,都能被他委以重任,这个种放既然曾经考中进士,想必是有大学问的,尤其是他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反而归隐山林继续研究学问,对这样一个人物,就算没有狗儿这层关系,那也是要见一见的。
种放此时伤势已然大好了,他正忙着对父亲一生的诗文学问进行编撰、校定,以便印刷成书,留传后世。见恩人马燚和河西陇右兵马大元帅登门造访,种放忙搁笔相迎。他是参加过殿设的进士,虽未做过官,却是连皇帝也见过的人,见了杨浩这么大的官儿,倒不致诚惶诚惶,那不卑不亢的态度,首先就给杨浩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杨浩原先还有些担心他是个只知道研究学问的书呆子,于是言谈之间有意试探,种放随口说出,杨浩才发觉这位种进士不但在政治、吏治、经济方面颇有独到见解,就算是军事方面,那也是提纲挈领、高屋建瓴。许多见解、看法,与自己经历过的、和权衡再三正准备去实施的政策不谋而合,不由又惊又想。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个种放如果不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扩,那么他的才识学问、胸中韬略,应该比徐铉、萧俨那样的治世能臣还要高明几分,尤其难得的是,此人与徐铉萧俨比起来,那可是文武全才。
杨浩如今手下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虽说比起宋国的名将如云还稍逊一筹,可是有了杨继业和张浦,手下至少有了两位帅才。但是文治方面,只靠大哥丁承宗和徐铉、萧俨撑着,这三人中,丁承宗虽然心思缜密,智计百出,但是格局气量还是太小。
而徐铉和萧俨,经过这么段时间的起用,杨浩已经开始发觉,他们两人可算是守成之臣,若是江山已定,让他们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治理天下,他们可以如鱼得水,然而打江山闯天下,他们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在自己的文臣之中,始终缺少一个能佐主公、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的宰相人才。
如今见了这种放,杨浩不禁如获至宝,顿时起了招揽之心。种放倒也不是不想做官,只是想起父亲要他弃官归乡深研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