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五章 名人(下),男儿行,酒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赵君用二人之外,竟没有一个真正见识长远的。
而刘福通和赵君用两个,前者心胸狭窄,无丝毫容人之量。后者,则外示宽宏,内里阴柔,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只剩下这个杀猪出身的朱重九,听人说起来还颇具几分雄主之相。只是不清楚传言能不能当真,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走在二人前面的沈富,注意力却不在朱重九读没读过书,是不是雄主这方面。作为一个豪商,他关心的是自己那十万石粮食砸下去之后,到底能起到什么效果?花费多少时间和气力,能不能从淮扬三地收回成本。
按照眼下江南的正常米价,一石米差不多能卖到三百文,十万石米,就是三万贯足色铜钱。如果能从朱屠户这里换来一些特权,三万贯钱就是开路费,今后本说收回成本,三十万,三百万也能会源源不断地赚回来。
而一旦朱屠户也如徐寿辉那样贪得无厌的话,这三万贯就算打了水漂。今后沈家名下的船队商铺,也要尽量避免跟淮扬都督府产生任何正式瓜葛,以免赚不到任何利润,反而惹了一身麻烦。
“这院子是半个月前才刚刚盖起来的。用的是从废墟里扒出来的旧砖,粘合之物则是官窑自己烧制的水泥。”有客人在,罗本当然不能光顾着跟自己的老师闲聊,快走几步,一边打手势给沈富引路,一边自豪地介绍。
“草民在江南,已经见到过了此物。的确非常神奇,有了它,一夜之间垒百丈长堤,都不费吹灰之力!”沈富非常会做人,立刻顺着罗本的口风,大声恭维,“更难得的是,此物即便在阴雨天气里,也能慢慢凝结。并且干了之后就不再怕水。将来江南各地百姓永离水患之苦,当以大总管为万家生佛!”
“受惠的岂止是江南百姓?”罗本心里被拍得心里头这叫一个舒服,点点头,继续得意洋洋地补充,“我家总管之所以造出此物,当初为就是让扬州人能早日重建家园。而水泥贩售之利,也尽数换成了米粮,进了扬州军民之口!”
“大总管有如此仁心,何愁天下不定!”沈富假模假式地冲着跨院方向拱了拱手,大声祈颂。
“沈兄请走这边,往右拐,过了前面那个月亮门就是了。注意脚下,脚下的石砖,也是水泥和砂石所做。多少有些滑,小心别摔跟头!”罗本毫不怀疑地点点头,然后打手势给客人指引正确方向。
为了尽可能地将水泥推向民间,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扬州官府衙门和各级官员的宅邸,都尽最大可能使用了水泥。所以一路行来,新材料的应用实例随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