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天算(二),男儿行,酒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本是个杀猪的屠户,也没指望此人有多文质彬彬。但凡是拜读过那首《沁园春》者,有几人心里不存着些许期待。总希望能写出如此绝妙好词的大家,是个风流倜傥的儒者。谁料想,期望与现实之间,落差居然如此巨大。
就在大伙微微一愣神间,朱重九已经走上了台阶。抢先躬下身去,长揖及地,“华夏遗民,徐州屠户,不知道贵客莅临,未曾倒履相迎,实在失礼,失礼!”
这番话,说得又是令人哭笑不得。遗民两个字,是指前朝留下的百姓,或者遗老遗少。而南宋亡国至今已经七十余年,哪里还有什么遗民?!况且朱重九以遗民自居,也应该是大宋遗民,怎么能用“华夏”二字。
但细究起来,用这两个字又没什么大错。周时,将守礼义之族人称为,“诸华,诸夏”。而不通礼仪的蛮族,则称为“四夷”。他朱重九既然造了大元朝的反,当然不会再认同蒙古人也是华夏正统。故而拿华夏遗民身份自居,亦未尝不可。
只是这句话从他朱重九嘴里说出来,简直别扭到了极点。特别是再跟后面那句徐州屠户相接,绝对是不伦不类。至于倒履相迎云云,典故的确应景。但接下来那句,就又成了大白话,让人不亲眼看到,根本无法相信是从同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
好在刘伯温反应非常快,又是微微一愣后,就大笑着还礼,“将军言重了。某等乃为山野之人,偶然兴起,路过贵地。岂敢劳将军……”
“师弟又在顺口胡说!”没等他把话说完,施耐庵抢先打断。“主公,这位就是我师弟。他有些食古不化。主公千万莫与他计较。这位,乃是龙泉章三益,这位,则是长洲宋仲温,他们三个,都是江南有名的才子!”
“久仰三位大名,只是以往军务繁忙,无法登门求教。今日得见,足慰平生!”朱重九再度拱手,按照记忆中《三国演义》里的腔调,笑着行礼。
这句话,说得比先前那句顺畅得多。章溢、宋克和刘伯温三个,也终于都缓过了口气来,上前重新跟他见礼。
朱重九虽然读书少,但左有施耐庵,右有罗贯中两位大神,身后还带着个两脚书橱老丈人禄鲲,倒也不至于过分露怯。几句寒暄过后,就顺利跟三个客人熟络了起来。
“集贤馆里伙食颇为粗陋,此刻正值鲈鱼堪脍,三位不妨与我家主公到临近的酒家坐坐。大伙边喝边谈!”罗本与朱重九相处的时间较长,知道自家总管并不是很擅长跟陌生人说场面话,所以主动替他发出邀请。
“如此,就叨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