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处州(上),男儿行,酒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形又不占任何优势。”
四斤炮自诞生以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改进。但在射程方面,却依旧差强人意。平地上勉强能达到四百步,仰攻山头目标的话,射程就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大幅减小。偏偏敌军在樊岭、桃花岭等要地上,又配备了大量的床弩和弩车。居高临下,足以用前端绑上了火药包的巨箭,与淮安军的四斤炮展开对射,以命换命。
胡大海久经战阵,自然知道王凯说得都是实话。目光在米筹上流连了许久,才又抬起头来,再度低声询问:“如果先用六斤炮开路呢?用六斤炮开路,然后再以四斤炮补位。能不能压制住敌军手中的床弩?只要能轰开一个缺口,我就可以派一个团弟兄上去,牢牢将其占住!”
“难!”王凯和伊万诺夫两个双双摇头。“石抹宜孙奸猾,在山上挖了大量的壕沟。”
“石抹宜孙那厮是个耗子精,就会到处钻洞。他的兵只要钻进洞里不露头,六斤炮就很难要了他们的命!”
“嗯——!”胡大海低声沉吟。
战争是最好的磨刀石。这些年,不光是淮安军在飞速成长,淮安军的对手们,包括最为腐朽落后的蒙元,也在努力完善自己。特别在火器的使用的防御方面,新的武器和战术层出不穷。床子弩、车弩、擎张弩和投石机等传统军国利器,也被充分与火药结合起来,再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特别是车弩,早在宋孝宗时代,制造技术就已经非常成熟。大将魏胜所开发的弩车,据史载,“……其上寘床子弩,矢大如弩车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而浙江行省,偏偏又是当年南宋的京畿,官府手中有大量弩车图纸留存,民间懂得制造弩车的工匠也不计其数……
四斤炮的优势在于轻便,阵地战中遇上居高临下的弩车,没任何优势可言。六斤炮的威力和射程倒是将优势占尽,可准头却很难保证。若是守军战术应对得当,无论四斤炮还是六斤炮,都很难再像前些年刚刚面世时那样,所向披靡。
“临行之前,大总管倒是说过,若遇到敌军严防死守,不必过于着急寻求突破!反正……”知道胡大海心情烦躁,长史王凯又想了想,低声安慰。
后半句属于绝密,他四下看了看,没有直说。但脸上所露出来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胡大海闻听,眉头瞬间又皱成了一个疙瘩。沉吟半晌,用力摇头,“不行,力度不够。石抹宜孙不过是个小杂碎,咱们第二军真正要对付的是陈友定和赛甫丁。如果连处州都拿不下来,陈友定和塞甫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