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几谈甚欢不谋而合
七七和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几谈甚欢不谋而合,天幕盘点,秦二世竟是我自己,七七和玉,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题扯远了,这一趴得留到秦二功绩那边再细说哈。
话说回来,秦二到底是怎么把反秦人士张良收入麾下的呢?
说好听点,叫志同道合,说难听点呢,就叫连哄带骗了。】
那肯定是志同道合!
赢长嫚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绝对是哄骗!
张良捏紧了手,目光定定,在心底与自已、与过往、与父辈一遍遍重复着。
【张良和秦二是在始皇二十九年,也就是他在谋划了刺杀行动后相遇的,张良认为秦二是秦贵族,且身份不低,在秦二的邀请下,隐瞒身份藏在秦二回都得队伍中,任谁也想不到刺秦的主谋会光明正大的往秦都去,主打的就是个灯下黑。】
【秦二把张良放到自已在秦都外的别庄中,这个别庄要画个重点,后面还会再讲哈,话头再转回来:
张良在别庄住下,时不时探查一下外界消息,发现外面还在到处搜查刺秦相关人员,他意识到别庄的安全,也意识到秦二极大可能并非普通秦贵族,在秦二只是时不时来找他聊天散步的情况下,索性就又在别庄多住了几个月,也就是这几个月,张良慢慢的被秦二的思想‘同化’】
天幕夸张的放大了同化两个字,看得人更为好奇了:秦二的思想?那是什么?居然能同化这个传闻中的张良?
赢长嫚若有所思,多瞥了几眼正看得全神贯注的扶苏。
天幕说的别庄安全,怕不只是因为她的身份,大概也有那时的留都辅政的扶苏的缘故吧。
同化……
张良捏紧手指,屏息以待。
【秦二认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无论皇帝是谁,泱泱华夏,皆为一家。这个观念对当时还在努力复国的张良而言,与神鬼逸闻无异,初听时既觉惊骇与抗拒,再回味时,才觉脊背发寒与怅然——这段话是本人对张良晚年自传里的对于那段日子描写的翻译,讲的就是那时的他的心态变化。
而秦史是这样记载二人的:几谈甚欢,不谋而合。
所以说,其实张良除却逆贼这一身份外,与秦二在某些事情上,可以说是十分的志同道合,再加上秦二用人不疑、任人唯贤,便是张良真正投诚的理由。
也有人认为,灭韩的是秦始皇,张良等人反的也是秦始皇,那么稍微换位思考一下,作为推翻了胡亥、这个在某种意义上短时间接任了秦始皇皇位的皇帝的秦二陛下,怎么不算是一种十分特殊且稀有的‘反秦’人士呢?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