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6章 雁门天堑,江山,沙漠,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巍峨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连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倚雁北高原,南平潩定大地,巍峨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雁门关,周长二里,关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
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
所谓“八百里连营”,这雁门关的驻军营房是没有那么广袤的,但是百里连营却是有的,作为长城一线的重要关卡,大楚与北胡的咽喉要地,此处重兵把守,常备军便有上万人。
长城北方一线,共设有六位龙字将军,而雁门关的主将,虽说名义上是守关镇抚使,但是小孩子也知道,实际的守关主将,那是龙猛将军欧阳德秀。
龙猛将军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天威大将军和龙翼将军刘子政,军法娴熟,作战勇猛,一身超过五道武者的武艺,让他在士兵的心里有着崇高的威严。
守关镇抚使,只是偶尔用来背黑锅的人物,作为文官,平日里只是处理边关将士的起居生活,说是后勤部长更为合适,没有龙猛将军欧阳德秀的命令,他调不动一兵一卒。
或者,他只能在漆黑的夜晚,偶尔写一些奏着,派亲信送往京都,好让皇帝陛下不要忘记边关还有这样一号的官员。
车队缓缓移向北边的营地,薛破夜远远就望见营地里旌旗招展,在猎猎寒风中呼呼作响,旗子上大都写着明晃晃的“楚”字。
“大人,那就是咱们大楚雁门守军的驻地了。”一名羽林卫知道薛破夜对边关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很恭敬地解释道:“驻军营地后面,应该还有一大片的土地,这冬日里是不成了,不过到了春秋时节,边关将士便会抽出一部分就地耕作,用以补充粮草,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