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明朝富家子,星辰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继盛得了杨聪的教诲,终于有了点章法,他并没有急着去弹劾鄢懋卿,而是开始到处联络朝中正义之士,准备给严嵩来一顿乱拳。
这个时候的朝堂并不是贪官污吏的天下,当然,也不是清流的天下,在嘉靖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时候的朝堂可谓鱼龙混杂,乱七八糟,贪官污吏有之,清流有之,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同样有之。
不过,由于受严嵩的影响,这会儿的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还是比较多的,清流一般也不敢去弹劾严嵩,因为严嵩这家伙太阴了,得罪了他,基本没什么好下场。
原本,大明朝堂就这么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贪官污吏和清流各干各的,平时的时候,基本上很少起冲突。
但是,杨继盛这么一搅和,朝堂之势就不一样了。
这会儿的清流之中,其实也有很多嫉恶如仇之辈,他们之所以不弹劾严嵩,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意义。
他们都不是傻子,严嵩的手段他们也清楚,这个时候想把严嵩弹劾下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们如果胡乱弹劾,很有可能,严嵩还没出事,他们便出事了。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干。
杨继盛一带头,这事又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杨继盛是杨聪的得意弟子,阳明一脉和严嵩一党斗了也不是一两回了,虽说严嵩也得过一些便宜,阳明一脉的人却也没如同其他人一般被严嵩给报复的罢官削籍甚至入狱身死。
也就是说,严嵩也拿阳明一脉没办法,杨继盛弹劾鄢懋卿也好,弹劾严嵩也罢,都不会有事。
这带头的都不会有事,他们又怕什么呢?
所谓法不责众,你连“首犯”都办不了,又怎么办我们这些“从犯”!
于是乎,杨继盛的奏折才递上去,弹劾严嵩的奏折便如同雪片般的飞向内阁。
杨继盛倒没有把矛头指向严嵩,他弹劾的主要是鄢懋卿。
什么鄢懋卿收受盐商贿赂,将盐引明码标价,一引多少银子,每个盐商交了多少,他都有详细的记载。
什么鄢懋卿侵吞盐引收益,私自定下规矩,规定一份盐引领两份盐,盐商必须按他的规定,将其中的一份售卖出去的钱全部交给他。
什么鄢懋卿伪造公文,克扣边军粮饷,以致边军粮饷供应不及,酿成兵变。
这些,都是有真凭实据的。
其他人的奏折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都是弹劾严嵩的,而且,基本都没有什么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