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科举考试有捷径吗,明朝富家子,星辰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
至于押韵,还好理解一点,说白了就是特定的几句话结尾之处要用同韵母发声的字。
不过,这个时代也没韵母这个说法,这个时代汉字的读音一般用直音法和反切法来标注。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或者近音字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比如“疾读若急”,“降读江入声”。
反切法就是将这个字读音切开成两部分,用两个字来标注,比如“劝,去愿切”,“孤,古胡切”。
这家伙,这个时代对读音和声调的标注方法还真是麻烦啊,杨聪下意识拿起笔在一篇八股文上涂抹起来。
他的目的自然是想找出这八股文平平仄仄和押韵的规律,不过,他标注的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也不是一个个同音字或者两个反切的汉字,而是后世的声调符号和韵母。
这一篇八股文总共还不到五百字,正文部分最多也就三百多字,用后世简单的符号标注倒也不怎么费时间,很快,他便将眼前这篇八股文的四组排比对偶句标上了声调,每个需要押韵的地方也标上也韵母,一篇整整齐齐的文章顿时被他涂的一塌糊涂。
这个倒没多大关系,反正这种学生写的八股文严先生那里有的是,关键问题,就算他涂的一塌糊涂,还是找不出一点特别的规律来啊!
怎么办呢?
他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文章,陷入了沉思。
看着看着,他眼前突然一亮,咦,这个标注方法貌似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啊,因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不知道这种简单的标注方法。
那么,怎么发挥这种标注方法的长处,找到科举的捷径呢?
有时候,灵感就如同火花一般,一闪就出来了,就看你抓不抓的住。
很幸运,杨聪抓住了,他很快就从标注方法联想到了这个时候汉字注音和后世的不同之处。
这个时代的人要理清平平仄仄可不容易,他们得一个个字去想这个字的直音或者反切音,然后才能判断出这个字的声调,而他不用啊,他心里默默读一下就知道声调了。
还有,这个时代的人找押韵字更麻烦,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韵母标注啊,而是用同音字,近音字甚至是反切法混合标注的,比如,“放”字要找个押韵字出来,这个时代的人得想好一阵子,而杨聪就不一样了,昂、帮、沧、当、方、刚、航、洋、讲、抗、浪、囊,声母一路配下去,分分钟找出一堆来。
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