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斩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一章 有人拖后腿,陈强出招!,中国体育人,过关斩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运奥运代表团,赴美比赛的资金也是没法解决啊!去年发大水,为了赈灾,国府已经发行了数千万的债券,后来又逢国难,财政早已经是捉襟见肘!张校长,实不相瞒,这南京中央大学教师的薪水,现在还是处于拖欠的状态,全国的中小学,拖欠的教职员工资就更多了,教育部实在是没有钱,给运动员去美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了!”
教育部没钱,这倒是实情,教师工资拖欠的事情,张伯苓也是早有耳闻。不过话说回来,用来打内战的钱,若是有十分之一可以用在教育上,教师的工资也不至于被拖欠。
张伯苓好一番陈述参加奥运会的好处,但段次长就是摆出一副扯皮的态势。不断的诉说教育部有多困难,各种理由的推脱,最终张伯苓指得是无功而返。
在段次长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府正忙着和日本人谈判,教育部也就不要再这个节骨眼上没事找事了。
无奈之下,张伯苓又找上了王正廷。王正廷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所以张伯苓希望王正廷可以出面帮忙。
如果是“九一八”之前的王正廷,身为民国的外交部长,手握大权,那也是一言九鼎的实权人物,成立个奥运会代表团,再批复点经费,绝对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可惜的是王正廷因为九一八事变而被迫辞职,如今手中已无多少的权力。他虽然帮助张伯苓积极奔走,极力想促成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一事,但最终依旧是徒劳无功。
世态炎凉,一个失了势的大官,那张面子是不值钱的。
尽管张伯苓努力的运作,找到了各方各面的关系,但最终却只得到了教育部一个冰冷的回复:
“国难当头,时间匆忙,准备不足,不派遣运动员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
教育部的这个决定,宛如泼下了一瓢冷水,却瞬间激起了整个体育界的愤怒之火。
……
张伯苓没有返回天津,他依旧在为参加奥运会的事情在奔走。
但是教育部不派遣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消息,却已经传回了天津。
陈强手中拿着新一期的《体育周报》,上面有著名体育记者阮蔚村的一段评论:“忆自上届中国派宋如海出席后,当时体育界都抱了绝大的希望,以为第十届大会,中国一定有选拔选手出席的希望。荏苒四载,以前我们的一腔热血,现在又是绝望了。”
四年前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中国体育协会曾经派宋如海作为观察员赴荷兰,这也是民国成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