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上元节清思阁圣裁,半盏残酒,半襟风霜,贴地飞行的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昊白,然后微笑着说:“祝你好运,愿你能够心想事成。”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将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也相信,只要保持信念并不断努力,就有可能突破现实的桎梏,找到自我的果报。
后来,高珪已然贵为一朝天子,李昊白则初登武举高等之位,补卢龙军长史之位。彼时,高珪年方二十五,李昊白不过十八,恰是风华正茂之时。那一年,先帝平惠宗病入膏肓,储君之争如烈火烹油,急剧升温。在西京长安,这大平帝国的政治旋涡之核心,幸运最终眷顾了这两个曾经被时代抛弃的年轻人,在河北三镇兵马的拥趸下,高珪击败了所有的竞争者,顺利继承大统,李昊白在其中居功甚伟,年轻气盛的二人恰似两颗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凭借高珪那如雷霆般的凌厉手段与卓越的算计,以及李昊白那超乎常人的军事天赋,他们最终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胜者……
“王爷。”
“圣人。”
……
在回忆的浪潮中,声声呼唤如同古老的咒语,将高珪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他出神地望着眼前那颗被粗盐掩埋的头颅,皮肤因脱水而紧缩,苍白无色,宛如一尊失去了生命的雕塑。高珪的手不自觉地抬起,想要擦拭那额头上的污渍,却悬在半空中,迟迟无法落下。
眼前的头颅,虽然依旧面如冠玉,但那昔日的风采、那曾经熟悉的笑容,却已荡然无存。高珪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既有痛惜,也有悔恨。他想起了那个曾经与自已志同道合、如影随形地跟在身后无条件支持自已的大男孩,那个能让自已安心托付后背的挚友。然而,自从他一次次忤逆自已的旨意,那个熟悉的身影便在自已的心中渐行渐远,最终化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高珪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知道,这个曾经的朋友已经背叛了自已,与各地藩镇勾连,多次贪墨军资、贪污受贿,甚至还想同军头们联姻。种种迹象表明,他不是在筹备造反,又是在干什么呢?
作为皇帝,高珪或许需要从王朝败亡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但绝不需要一个能与自已平起平坐的人来指责自已的作为。李昊白自以为他们是朋友,却无法分担他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每每想到此处,高珪总是不由得冷哼一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
他坚信,自已维持的这个成熟而无情的官僚体系才是实现王朝中兴的基石。李昊白只不过是一个沾光的既得利益者,他的帝国、他开创的中兴之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