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君臣再会,半盏残酒,半襟风霜,贴地飞行的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继承顺位上与储君之位相去甚远,但这位以贤名享誉长安的郡王却是他们绝对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长安的寒门士人眼中,高珪是雪中送炭的伯乐,他不仅让无家可归的士人住进自已的王府,甚至不惜动用自已的私帑来接济贫困士人。
除此之外,他与其他那些以欺压百姓为乐的权贵们截然不同,栎阳王府每月都会定期放粥救济百姓,长安的百姓无不对高珪赞不绝口。
尽管后来有许多权贵纷纷效仿他的善举,但正如人们往往只记得首恶一样,在行善之事上,人们也只会铭记首善之人。
因此,在长安城那错综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无论是阉党、东宫一党,还是晋王一系,皆将栎阳郡王高珪视为在野清流。尽管他手中势力或许尚显薄弱,然而其潜在之威胁,却绝不容任何人小觑。正因如此,各方势力纷纷争相拉拢高珪,期盼他与其麾下那些寒门士子能转而投效自已。一时间,长安城内之局势,竟出乎意料地对高珪极为有利。
高珪,身为皇家子弟,对于物质享受确无过多奢求。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他便是一头对权势无所贪恋的政治白兔。自重生归来这几日,李昊白始终在梳理前世那长达三十二年的纷繁线索。尽管其中尚有些时间节点语焉不详、难以确断,但关于高珪如何从一位被废弃的王爷,最终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李昊白不仅亲身参与其中,更在之后与高珪维系了长达十三年的君臣情谊。
如今静下心来细细回味,高珪在长安城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他精心积攒名声、蓄养门客的深远用意。而这一切,究竟是为了实现何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则着实令人难以深究。
“河东裴氏之后,裴绍基,今科春闱二甲进士之榜首,忝列翰林待诏之职。”裴绍基率领仆众,向高珪深揖一礼,言辞之间,似隐含示威之意。“裴某见过栎阳郡王!”
高珪淡淡颔首以应,随即众人之目光皆聚焦于李昊白。他们心中好奇,面对这两位显赫人物,李昊白将有何等应对。
“赵郡李氏辽东一脉,李昊白是也。”李昊白亦以恭敬之态向高珪行礼。此言既出,四下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甚么?这小郎君竟是赵郡李氏之后?莫非虚言攀附?”
“也未必尽然,今日早些时分,安邑坊李府之千金李芸榕尚与他互动良久,观之不似初识,应是旧交。吾闻安邑坊李家,其家亦系名门之后,却不知是陇西李亦或赵郡李。倘若如此……”
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