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杀生的取舍,半盏残酒,半襟风霜,贴地飞行的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清楚地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日后将会变成一个制造千万级别屠戮、将视吃人如呼吸饮水般平常的灭国剧贼。
这几日午夜梦回,那些在残唐大厦将倾之中的无辜惨死的冤魂,仿佛梦魇一般,一直在他耳边低语:
“我们好恨……杀了他……杀了这个混世魔王……为我们报仇……”
出于心底那份最淳朴的正义感,李昊白曾数次欲动手铲除王霸,为这世间除去一害。
然而,每当热血激荡之后,冷静下来的他总会想起那个在上个世纪引发无数争论的命题:
若是纳粹党从未崛起,若是希特勒未曾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那魏玛德国是否还会不可避免地踏上法西斯的道路,最终演化为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巨兽——纳粹德国?
对此,世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法西斯主义的蔓延不会因希特勒个人的缺席而停滞,它像一股暗流,在德国的社会深层汹涌,等待下一个领袖的出现;亦有人坚信,希特勒的死亡必将重创风头正劲的纳粹党,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或许会在各方势力的联手打压下渐趋衰微,德国的历史轨迹或许会因此重写……
在李昊白看来,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有些倒果为因的嫌疑。
历史的走向,从来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而是众多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希特勒的崛起,或许看似是法西斯主义在德国肆虐的引子,然而,细细探寻,却远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
其背后隐藏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因缘。
那沉重的战争赔款,如同巨石般压在德国民众的胸口,让他们喘息艰难;而二十年代末的经济萧条,更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雪上加霜。那时的德国,民众普遍怀揣着复仇的渴望,他们并未亲身经历过家国沦丧的切肤之痛,却对国家的屈辱与挫败感同身受。
这种情感,如同暗流涌动,急需一个出口。
与此同时,那群心怀不轨的容克企业家与军官团们,他们一直在暗中观望、伺机而动。
这些人在德国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野心和欲望,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法西斯主义的蔓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希特勒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必然。
他精准地捕捉到了民众心中的不满与复仇欲望,将这股暗流引向了自已,从而掀起了法西斯主义的狂潮。
然而,这狂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却远非希特勒一人所能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