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洪州黄檗,半盏残酒,半襟风霜,贴地飞行的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带着一丝庄重与缅怀之情回答道:
“多谢李施主对师父他老人家的关心与问候。”
“然而遗憾的是,师父他已于去年圆寂西归了。我谨遵他老人家临终前的遗愿,携带着他毕生所著的《百丈清规》一书,从遥远的洪州百丈山徒步前往长安城来。”
“此行目的便是为了将这部珍贵的经典进献给当今圣上御览,以传承和发扬师父他老人家的禅学思想与精神。”
“历时将近一年之久,我方才抵达这蓝田境地,但身上的盘缠却已经消耗殆尽了。因此只能在此地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来养活自已,并筹集前往长安城所需的旅费用度。”
“因此,施主这个挑战,黄檗决定应下。”黄檗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古井无波。
他缓缓褪去身上的僧衣,露出一身虬实健壮的肌肉。
那肌肉线条分明,充满了力量感,一看便是常年从事繁重农活所锤炼出来的。
见到黄檗如此身形,李昊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心中更加确信他便是那位名震禅宗的百丈禅师座下弟子。
怀海禅师的为人,尽管从未瞻仰,但李昊白早有耳闻。
唐翰林学士陈诩在《塔铭》中曾这样描述他:“言简理精,貌和神峻;睹即生敬,居常自卑。”
短短几字,却将怀海禅师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话语虽少,但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奥的佛理;他的面容和蔼,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他让人一见便心生敬意,而他自已却常常保持着谦逊与低调。
百丈禅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伟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禅宗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千年而不衰,得益于马祖道一,百丈淮海师徒二人所建立的丛林制度。
他们创立了禅堂,订立了清规,使得佛门内部的管理变得有章可循。正所谓“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二人的功绩被后世传颂不已。
怀海禅师更是以身作则的典范。
在禅堂中,他亲领四五百人严规修道,与弟子们同甘共苦、共患难。无论是日常的劳作还是修行上的困惑,他都会耐心指导、悉心解答。
每次劳动时,怀海总是“凡日给执劳,必先于众”,以身作则地带领着弟子们辛勤耕耘。
有一次,负责管理劳务的执事僧见他年纪已高、身体渐衰,便将他的劳动工具藏了起来,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
然而怀海四处寻找工具未果后,竟然拒绝进食,直到执事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