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双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气的辽军与可爱的川军(上),迷失在一六二九,陆双鹤,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用说那帮人还未必敢开火……
这些将领想得很好,但他们却在大营门口便被吴三桂硬生生拦下,光他一个也罢了,这小子再怎么受器重终究只是后辈,可旁边却还有那位沉默寡言但却权威极重的祖大弼!一言不发,同样挡在路上,没一个人敢越过他去。
面对愤愤不平的关宁诸将,年轻的吴小将军铁青着脸,一再解释道:
“诸位叔伯请不要有任何侥幸想法,你们敢出去他们就敢搂火!而且,以小侄之见,我们这边恐怕至少要死掉一半人才可能冲到他们面前!”
关宁诸将自是大哗,为小吴的胆怯感到愤怒不已,只限于对方后台太硬,才不得不愤愤散去。此后一段时间对吴家父子的态度明显冷淡——直到射击练习那天之后。
吴三桂要走射击用的靶子当然不是为了什么留作纪念——他一回去就把那块厚实松木板扔到了几位先前闹腾最凶的将领面前:
“这是我第一次摸到他们的火铳,仅试射了三四次之后打出来的结果,还是在两百步之外!诸位叔伯不妨仔细看看,咱们的山纹铠能不能挡得住。”
辽东汉子都是些直脾气,在清清楚楚的事实面前他们也不会硬撑,不少将领当即就抱拳向小吴将军道谢,感谢他救了他们一命——就凭这种火铳,那天他们若真敢冲出去抢劫短毛的运输车队,肯定是必死无疑。事实上吴三桂当天的判断还是太乐观,从今日那些琼州军士兵练习时装填射击的速度来看,当天就算他们全军压上,也不可能冲到对方近前。
直到这时,他们才终于能够理解前锋部队第一次遇到琼州军时所见的奇景——才区区五六百人居然就敢杀出防线阵地,主动追着人家几万人的屁股打!而叛军也极其“配合”的步步后退,现在想想如果他们换了叛军的位置多半也是同样下场,哪怕全换成骑兵也没用——骑兵加速冲刺也不过最后一段距离,平时行动还以小步缓行为主,而对方火铳在四百步外即可开打,准头奇高威力奇大不说,那速度更是足以令任何还抱着“且吃他一轮,趁他们装填时冲上去”幻想的人彻底绝望。
辽东军以骑兵出众,但他们军中装备的火器一点不少,前任统帅孙承宗对于火器的重视程度在当时要算是大明头一号。关宁军中连骑兵身上都备有三眼铳,遇敌时往往用火器打出第一轮攻击。而在步兵中则是按从远到近,分别用:火炮,弓弩和火箭,火铳,形成多层次的远程投射火力,直到最后才考虑近战。
作战理论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只是在实际应用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