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9章,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皇穆桢坐在窗下,看杨虎抚琴,其实杨虎也已经不再年轻。
穆桢捧着那只铜碗,手指轻轻一弹,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
若亡人有魂,当应声而来。
杨虎抚停琴弦,看向太上皇。
穆桢轻声道:“待我去了,卧房柜子里的两箱旧衣,都给你带走。”
杨虎柔声道:“怎么说起这等丧气话来?您是要长命百岁的。”
太上皇捧着那铜碗不语,半响忽然自失一笑,道:“是我说错了。你要旧衣做什么?”
杨虎所爱,唯有金银。
梁国大军南下之后,在最初摧枯拉朽般的攻势过后,又陷入了僵局。
在不过江的情况下,梁国大军发现西线的上庸郡与襄阳是拔不掉的两颗钉子,而东线的南汝阴郡也是啃不下的硬骨头。而随着梁国大军深入,他们的后勤线变得过长,甚至会有被截断的风险。他们的粮草损耗变得越来越大,而在当地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这原本是闪电般的入侵,现在却成了消耗战。
对此穆明珠早有准备,在战争开始之时,便一直有条不紊促进后方农业生产,因为她很清楚这会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大周没有强大的骑兵战马,无法收复被梁国侵占的北方中原;正如梁国没有强大的水军,无法渡过长江天险,彻底剿灭大周的有生力量。
如果梁国皇帝像上一世一样,耐着性子,积蓄力量,在三年后再发动攻击,情况对大周来说可能会比现在更恶劣。
但因为大周的动乱,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连拓跋弘毅都没能忍耐下来,生怕时机稍纵即逝,立时便命大军南下——哪怕梁国东北角的乌桓之乱还未解决。
萧渊离开建业前一夜,穆明珠留他在宫中一夜长谈。
现在齐云往上庸郡北府军去了,穆明珠的白天属于朝政,晚上仍旧属于朝政。在她登基之初还记得的“养生之道”,似乎正被她自己慢慢遗忘。她真心实意热爱这份帝王的事业,愿意把每个日夜都献给这份事业。她近来常常留人在宫中长谈,有的是朝中老臣,有的是书院后起之秀,只要是有可取之处的言论,她都愿意听一听,与对方探讨。
思政殿偏殿中,萧渊坐在蒲团上,动了动双腿,看了看周围简单的陈设,笑道:“原来陛下的宫中留宿,如此正经。”
穆明珠坐在对面的蒲团上,笑道:“你听了什么不正经的话?”
萧渊笑道:“正经的话也有,不正经的话自然也有。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