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导言,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魏斐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界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但是每一地区自己就是一个历史区域。罗马派往汉王朝的使臣,甚至到唐王朝去的希腊人和阿拉伯人,也只是前往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地点、另一个世界的旅游者。只有在蒙古人统治时期(1280—1367),中国与地中海世界一度有过真正的交往。明朝(1368—1644)有效地断绝了这种联系。直到18世纪,这个东亚最大的大陆国家在政治上、礼仪上都把活动封闭在自己的范围之中。所有外来的文化都被视为是野蛮的,不值得重视的,也不值得惧怕。
但是,在这段湮没无闻的时期中,一个新的全球性历史正在形成。一个欧洲船长为运送香料、丝绸而航行16000海里已成为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英国、荷兰的船主们统治半个地球以外也成为可能。克拉夫在普来赛的胜利[3],展现了人类发展中一个新阶段的诞生:“第三世界”的欧洲化。
亚洲破晓,墓碑显露,
碑上什罗浦郡[4]人的姓名可辨;
尼罗河水泛滥,
旁边就是来自塞佛河[5]的人的遗蜕。
与此俱来,欧洲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到1768年时,珍妮纺纱机及阿克莱特纺织机在英国被用于纺棉。不到15年之后,柯特的炼铁法把生铁精化。到1835年,甚至法国落后的治金工业,也生产出了三十多万吨生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把蒸汽机引进给他的受苦的炼钢工人们。无论好坏,地球正在变为一个新的、经济上不同的工业世界。
而中国在时间、空间上都与这个人类革命的进程相隔绝。这种孤立状态延续的时间越长,当这个最后的巨大的独立历史单位的文化藩篱被打碎时,它所感到的震动就越剧烈。这一突然打击的戏剧是尽人皆知的——林则徐对外国鸦片的查禁、首次海战、英国的进攻与封锁,简言之,即鸦片战争(1839—1842)及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这样,两个进程——内部的及世界的——汇合,变得更为混乱了。在历史进程的变化中,熟悉的旧事物被赋予了新的、未被认识的意义。传统衰落的一个征象可以预示全部的变化。由此,就是在同时代的人们中间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含义也产生了疑惑:叛乱或革命?传统的还是新的?
近代史学家们曾用四种主要论点来表明太平造反者不是只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