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啊……天杀的城墙
高天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七章 啊……天杀的城墙,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高天流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充满了信心,也极其地理智。御驾亲征并不是他静极思动,杀心难遏,而是他清晰地意识到,北汉虽弱小,但契丹是他真正的劲敌。
必须得他亲临战场了,遍视宋廷满朝文武,除了他本人以外,还谁有信心且有能力面对契丹战而胜之?契丹……赵匡胤默默地在心里念着这个异族死敌的名字,开始了分兵派将。
命——曹彬、党进等人为先锋,率军杀奔太原;再命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赞为步军都虞候,率精兵随后跟进;再后面,就是由他本人率领的全军主力。
这是合理的安排,不论怎样,三个月之前的太原之战已经证明了李继勋等人至少可以做先头部队。
至于必将出现的契丹,他反而一点都没有安排。这让很多人不安,但面对亲政已经将近十年的开国皇帝,每一个臣子都只能默默地遵令执行。就连本来不赞同他出兵北汉的前宰相魏仁浦都一样。
魏仁浦是和范质、王浦一起退出政治中心的,但有所不同,他一直都是赵匡胤的顾问。就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后,赵匡胤设宴款待老臣,席间突然向魏仁浦微笑致意——为何不劝我进一杯酒?
于是魏仁浦离席上前,为天子上寿。两人相隔极近时,赵匡胤突然发问——朕欲亲征太原,如何?
久经大事的魏仁浦神色不变,仍旧提壶斟酒,小声回答——欲速则不达,惟陛下慎之。
但赵匡胤决心已定,不仅一意孤行,而且还征发魏仁浦随军参赞。这一年魏仁浦已经五十九岁了,在古代已经是老龄了,但赵匡胤看中了他的经验。魏仁浦是与众不同的,虽然他的鼎盛时期也不过是后周三大宰相之末,但是郭威起兵反后汉、柴荣攻伐北汉,甚至最初的高平之战,魏仁浦都在生死关头站在皇帝的身边,甚至有记载,当柴荣在巴公原上身陷绝境时,还是魏仁浦提醒了他必须“出阵西殊死战”,才挽回了已经崩溃的战局……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赵匡胤对此次北伐必胜的决心。
但是,他千算万算,都没法预料到,他还没有走出自己的国门,就遇到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突然而至的暴雨。能想象吗?在开封与太原之间的北方平原上,在仍然是深冬季节,最为寒冷的2月份,赵匡胤的大军刚刚走到了潞州区域,居然突然遇到了连绵不断的大雨!
雨大到了连当时汉族军队中最精锐的宋朝禁军主战军团都无法正常行军,被迫整整停留了十八天。
战局瞬息万变,前面的曹彬、党进已经深入了北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