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刘慈欣之后,郝景芳《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北京折叠,郝景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16-08-21 11:23: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中短篇小说奖。
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获得雨果奖。
“人最终要走上一条由自我意志推动的路。那种自我意志你可能一时看不清,却能感受到它和周围磕磕绊绊的摩擦。摩擦越剧烈,人就越痛苦。而你越痛苦,就越说明周遭处境和你的意志之间不匹配。于是你不得不改变你的处境。很多时候,是痛苦而不是欲望,推动着你在一个个处境之间跳来跳去,直到最终安定下来。”郝景芳曾说。
今年7月,澎湃新闻曾对她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h4>【专访】郝景芳,她没提《北京折叠》</h4>
6月,刚刚入围第74届雨果奖的科幻作家郝景芳发布新书《生于一九八四》。“外界冠以我的学霸女神之类,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会被营造出来的盒子囚禁”,她说。
<h4>关于创作</h4>
在巴黎读书时,有一天我有点喝醉了,我打开文档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一个想法是出于我自己的。
郝景芳回忆《生于一九八四》缘起于她在清华读书时的焦虑:“一方面焦虑自己和其他人的比较,觉得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希望能够跳出这样的挫败感和跟他们比 较一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我想找到自己可以依靠的东西,但是我总觉得我的头脑其实可能空空如也,脑中的东西都是别人灌输给我的,这种感觉就让我更加难受。 然后那段时间我还会陷入其他的困惑,于是我就是不断想要劝劝自己说,我这个人是很有价值的。”
“所以我想写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困惑、一些想法、一些焦虑的过程,实际上的缘起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然后我考虑每一个想法不能是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面想,需 要有一些人物和经历为载体,后来我脑子里就出现这样一个女孩子的形象,她每一步是有哪些困惑,她自己做了怎样的努力,怎样解决,又有了新的困惑,慢慢的这 个女孩子的形象就会越来越清楚,然后我就把她写了下来。”郝景芳说。
在读《生于一九八四》时可以发现有一章是没有标点的,全都是呓语一样的碎碎念,她说:“这些其实就是我的一些胡思乱想的意识流,词语想到哪里就写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