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0章 墨家复兴,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阴、槐里、武城、铄阳等地,墨社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发展越来越快,诸卿回去后,想尽一切办法,在各地墨社中安插眼线,墨社中众人的言论、举动还有思想,朕全部都要知道,越详细越好!”
墨家,这个在刘彻前身本已经奄奄一息,几乎就要断绝传承的学派。
在刘彻即位后,住进了墨苑,享受起了后世科学家的待遇。
不止有了国家对其思想与言论的合法承认,更有了明面上的官身。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刘彻始料未及的事情:墨家在关中广大的农村,贫困的乡下,如同野草一样,迅速的蔓延开来。
去年这个时候,关中第一个墨社在上林苑的思贤苑建立起来。
几十个墨者,隔三岔五,就往农民家里跑。
帮着干农活,指导农业生产,扶危救困,施医给药。
最开始,刘彻也没当回事,只当做是一种类似小资的天真浪漫。
但刘彻想错了。
他忘记了,墨家,从来都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更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思想派系。
墨家,有组织,并且是极为强大、紧密、团结的组织。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纲领,行动计划,甚至内部法律。
战国时期的墨家,鼎盛之时,遍及各国,为了自己的道理和坚持的道路,他们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更恐怖的是,这是一个习惯了自下而上,推行自己理念与道路的组织!
换句话说,墨家的着眼点,从来不在上层。
而是下层,最低层,最穷苦,最艰难的百姓。
偏偏刘彻放松了汉室一直以来栓在墨家脖子上的绳索。
准许墨者们,去乡下去农村,践行自己的理念,甚至,还任命了两位工作表现比较好的墨者为县令、县尉。
这无疑于,将一个火星,扔到油锅里,立刻就引起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墨家,立刻就抓住了这次机会。
他们卷土而来,他们重新出发,他们……立刻碾碎了他们所到之处的旧有势力。
农村的土豪恶霸,在这些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更重要的是有武力有背景有靠山的墨者面前,像纸一样脆。
去年二月,第一个墨社在上林苑出现,三月,有墨者出现在华阴县,五月,到了武城,七月,关西出现了墨社,八月,萧关的守备将军报告,萧关外的农村,出现了墨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