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8章 战和(二),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系,大抵相当于二十世纪的米帝与苏俄之间的关系。
两个大块头,都恨不得对方去死。
但掂量掂量了对方的体格后,不约而同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既然全面战争打不起来,那就只好嘴炮了。
在嘴炮领域,汉室全面占优。
抓着匈奴人许多不普世的地方,大喷特喷。
虽然,中行说口才不错,强行掰回来一些。
但就跟毛子一样,匈奴人也是知道羞耻的。
被人喷了以后,当然会有所改进了。
这龙城定居一些老弱贵族,而不是跟过去一样,让这些老头子去死,就是其中一项改进。
当然,也就只有贵族,而且是大贵族能享受这样的优待。
至于牧民跟奴隶?
那就只能呵呵了。
此时,长期定居在龙城的匈奴贵族,包括了上一代的单于老上的两个弟弟以及冒顿时期的两位祭祀。
这些人,哪怕是军臣,也要以礼相待,至少,在面子上要做足姿态。
许多问题,都要象征性的咨询这些老人。
此刻,在单于的王帐之中,军臣,就以一位好好学生的模样,对着几位坐在他下面的长者发问:“月氏人的行踪已经确定了,他们在这个名曰大宛的西域之国四千里外的阿姆河,确实正在准备进取身毒……诸位长者,以为,我大匈奴,该如何应对?”
只要有明确的方向,想要找到月氏人,这一点都不难。
更不提,大宛人实际上恨死了月氏人。
二三十年前匈奴与月氏争夺草原霸主的地位。
失败后的月氏,西迁伪水河。
迁徙过程中,月氏人将大宛与其母国的联系给斩断了。
直到现在,大宛人依旧无法与其母国联系上。
而且,实际上,大宛这些年来一直饱受月氏西迁带来的苦果:大量定居在阿姆河附近的游牧民族被月人击败后,闯进大宛境内,并与大宛的希腊征服者后裔发生战争。
大宛人当然恨死了月氏人。
自然,匈奴人很轻易的就从大宛人那里得知了月氏人在那里以及月氏人的近况。
果然与从汉朝传出的情报一样,月氏人已经在大宛以西的伪水地区站稳了脚跟,并且重新兴盛了起来,还建立了王庭。
只是,问题是:大宛人不肯向匈奴开放国境。
这是肯定的。
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