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9章 枭雄,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在中国犯罪或者贪污,因此畏罪潜逃到匈奴避祸的。或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萌萌哒,人品学问一级棒,奈何朝廷瞎了眼,让自己这等大才,怀才不遇,因此,把心一横投了匈奴的。
对付这两种人,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大鸿胪的官员,只是稍稍暗示了一下,抛出几根骨头,就立刻让他们“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了。
毕竟,论享受和待遇,还是汉朝官员给力。
当然,也不是没有从内到外,都深深觉得自己是匈奴人,要给大匈奴尽忠的笨蛋。
对于这些家伙,大鸿胪的官员,只是冷笑了几声,然后,就不再搭理他们了。
然后,第二天,这些家伙就纷纷出了“意外”。
有人不慎落入井中,也有人忽然觉得“生无可恋”,更有人“突发暴病”。
匈奴使团中的其他人又不是傻子,立刻就看出来了。这是汉朝在封口,为的就是防止前两天在觐见汉朝皇帝时,右谷蠡王与汉朝皇帝的对话传出去。
于是,整个使团立刻就分裂了。
有死忠军臣的人,甚至开始准备起了秘密逃回匈奴。
可惜,他们连公车署都出不了。
丞相周亚夫亲自给五官中郎将下了命令,公车署,日夜都有上千名军人在警戒和“保护”。
连一只蚊子都休想进出。
但汉室也只能帮伊稚斜到这一步了。
剩下的事情,就得伊稚斜自己去办了。
他必须从剩下的使团成员中分辨出,那些是军臣的死忠,那些是忠于他的人,那些又是能控制住和收买的。
毕竟,一个使团,出现十几人甚至二三十人叛逃,主要成员还是过去的汉人。
此事,传回匈奴,王庭可能不会多心。
但要是一个使团,有大半,甚至可能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匈奴成员,忽然间就“归义”了。
这岂不是掩耳盗铃,等于堂而皇之的告诉军臣——这里面有鬼吗?
所以,刘彻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帮伊稚斜清理或者“留下”几个可能泄密的刺头。
前些时日策反使团中的降臣,就是为了给“留下”这些刺头铺路。
近年以来,纯正的匈奴贵族,归义中国的例子不是没有。
但这些例子,基本都有一个前置条件——即有汉朝降臣带路、怂恿和鼓动。
譬如太宗时弓高候韩颓当与襄城候韩婴,率领其父韩信的大部分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