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4章 拿错剧本的儒家(二),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给夷狄让利,换取和平的家伙,马上就会被无数个大喷子喷成半身不遂。
这样的变化,在刘彻看来,是一个不亚于蒸汽机发明的伟大进步。
从此以后,刘氏皇族,就可以把“天下百姓保护人”的头衔挂在胸前,任何后代皇帝,都得遵循自己开辟的这条道路前进。
最起码在表面上,朝野舆论和国家决策,要考虑刘彻的表述。
这就跟天朝,不管换了多少个BOSS,太祖太宗的思想理论,没有人敢丢弃。
哪怕再不喜欢,也得把这两位当神主牌给供起来。
每次开会,都得在“沿着太祖思想,太宗理论的伟大道路上胜利前进”的开场白中开始。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现在,周亚夫和将军们的表现,就是因甲子诏谕后的舆论和思想变化而导致的结果。
你要换几年前,别说南越杀了十几个商人了,就是他入侵汉室国土,杀略边民了,恐怕朝臣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杀气腾腾的来找刘彻要求复仇、出兵。
顶多撑死了,会有人提议派个使者过去训诫一顿。
南越乖乖退兵,服软,认错,事情就算完结了。
除非皇帝要求,不然,以官僚的尿性,他们绝对不会擅自在战和问题上开口。
但甲子诏谕后就不同了。
皇帝作为天下百姓的保护人,成为了政治正确。
谁擅自侵害汉室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谁就是在打皇帝的脸。
所谓主辱臣死,朝臣与官僚们,必然要在这个问题上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
不然,一顶“不忠”的帽子扣下来,谁能Hold住?
刘彻站起身来,拿着齐鲁诸王的奏疏,在手里看了看,然后又看了看以周亚夫为首的将军们。
这个事情里面,要是没有猫腻,刘彻敢把这宣室殿吃了。
想想都知道。
齐鲁诸王,那都是些什么货色?刘彻还不清楚吗?
无利不起早,就是这些家伙的真实写照。
在现在和过去,被这些家伙坑死和害死的百姓还少吗?
他们忽然之间,为了十几个商人,鼓噪上书,比有所图!
只是,绣衣卫的报告还没来,刘彻暂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始末究竟如何。
另外长沙王的报告,也还在路上。
等刘发的报告来了,刘彻大概就会知道,南越到底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敢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