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8章 颜异的麻烦(二),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民兵、郡兵演练。
边塞的郡守,基本上都是从军队出来的。
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哪怕是晁错,这个从未带过兵的人,其实骨子里,也是个军人。
看看他写的那些出名的奏疏吧!
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在围绕着军队,围绕着国家武备,进行阐述。
在汲黯这个级别的官员眼里,这个国家的现行体制,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军国体制。
为什么?
不仅仅是官员多有军方背景。
更可怕的是,诞生于秦代的军功勋爵体制,依然在发挥作用。
目前的汉室,贵族勋臣,除列侯之外,自关内侯以下,采用的是无比严苛的递降爵位的体系。
上一代是关内侯,下一代假如军功不够多,就要沦为左庶长,甚至是公乘!
而底层要向上爬,却很简单,一个首级,就能让一个公士成为上造。
但,丢起爵位来,却是飞快!
一个列侯,吃上一个败仗,哪怕是小败,也可能会被夺爵。
这就是商君为秦爵系统设计的“得之有途,失之亦然”。
汉室继承了秦的一切,包括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和它的整个评定和判断系统。
虽然数十年来有所删改和打压,但,整个国家的体制,在实质上依然是运行在这个系统上的。
汉室依然是编户齐民,如商君一般,将百姓登记在册,统计人口财产田亩数量。
如今名田宅制度虽然因为授田不再而崩溃,但官员却依然是从高等爵位的人群众选拔。
而且,随着天子屯垦怀化,授田制度已经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回归。
在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阴影之下,军功,意味着一切。
你的财富、土地、妻妾、社会地位甚至特权,一切都跟军功挂钩。
更可怕的是,秦汉两代,判定军功的标准,是根据净赚多少首级来计算的。
举个例子,某将军率部斩首八千,但他损失了八千零一人。
在军功计算时,他的军功是负的……
但下面的卒子,依然按照自己斩首数来算功劳。
这种评判制度,对所有文官,都是噩梦!
因为,只要这个系统存在一天,那么,文官们就休想不靠军功就爬上丞相的位置去。甚至,根本不要想不靠军功就爬上去!
汉室至今也就只有一个晁错,也唯有一个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