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3章 望城止寒,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道是秦直道的一部分。
但同时,它比秦直道更古老。
至少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它就已经存在。
它是远古的先民们,用双脚走出来的一条道路。
但,在秦人手里,这条古道被拓宽,被加固,被延长。
最终,出现了这样一条贯穿南北,长达数百里,直至高阙的道路。
因为当年秦人对河间地放弃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匈奴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整个河间地。
所以,白道在如今还是默默无闻,只在商旅和牧民之间流传。
但在历史之上,这条古道在两汉后,却流尽了鲜血。
北魏时期,这条道路是北魏政权控制河套地区的重要通道。
至北齐,宣文帝高洋率军大破柔然时,就是将后勤辎重留在白道。
隋朝时,卫王杨爽,在此大破突厥。
初唐之时,突厥人也是在此杀死了刘武周。
抗战时期,吉鸿昌将军更是亲笔手书“化险为夷”四字,称赞白道的作用。
当然,现在的汉军诸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事情。
但,出塞后立即抢占白道,却是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
当汉军从云山一侧的黑水河进入到塞外草原时,白道就是出现在汉军面前的第一条道路,也是唯一一条人造道路。
而且,这条道路还很宽阔,更是非常坚固!
秦人修路,向来是以质量和效率著称。
秦直道,秦驰道,甚至被后人用了一千年。
无数王朝躺在秦王朝的功劳簿上,安逸舒服的打了个饱嗝。
直到,秦人的道路再也不堪使用……
直到,出现了第二个二愣子——隋炀帝杨广。
所以,白道必然可以承载汉军的重载补给马车和各种重装备。
更是在这个冬天,为数不多,可以避免大军陷在泥泞和寒风中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白道直通高阙。
占据了这条道路后,汉军就可以沿着道路,直插高阙。
义纵骑着战马,矗立在一个小山坡上,望着汉军主力,沿着白道不断前行的场景。
远方一个已然废弃了许久,只留下两个残垣断壁的关塞废墟,已经清晰可见。
“那是秦的新雍塞……”义纵拿着地图,对照了一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