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章 太原秋眺,芳明1128,西洋湖边,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靖康元年十月,金军元帅完颜宗翰率部兵发太原,却未按常理围城攻打,只布下重重封锁线,令城内宋军不得外出,旋即大军绕城南下,意图直取汴京。太原城内,秋意萧索,黄叶满天,寒风夹杂霜气,透着凄凉肃杀。守城将领王禀与副将刘士英多日来忧心如焚,频登城头眺望金军动向。
数日来,城外金军旌旗招展,鼓角声声,却并未展开攻势。军阵如潮水般自太原城外缓缓移动,分批绕城而过,留下数重封锁线,将太原死死困住。望着漫天金鼓震动、铁蹄如雷的情景,刘士英紧皱眉头:「这些金贼竟敢不攻太原,却将主力南下!他们料定咱们不敢出战吗?」
王禀长叹一声,指向远处金军营寨:「粘罕兵力充足,战法老练。他深知太原城固,且城中还有粮草火器支持,强攻无益。以锁城之法困住我们,再率主力南下,直取开封。此举既避我城池坚守,又可令我军无从追击,实乃高明之策。」
刘士英攥拳怒道:「如此看我大宋一州一府的兵力,尽在他眼中如无物!若城中还有李纲那样的人物坐镇,当可率军出击,与金军决一死战。」
王禀摇头苦笑:「李枢密虽勇,但也需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太原孤城,周边援军难以聚集,若冒然出城而战,一旦失利,不仅军力尽毁,太原也将失守。如此,岂非正中金军下怀?城内百姓性命,岂可轻弃?」
刘士英沉思片刻,又问道:「金军此举,看似避重就轻,却也冒险。若我太原守军联合其他勤王军马,从背后掩杀,断他粮道,岂不重创宗翰主力?」
王禀闻言,摇头道:「粘罕计谋老辣,此番南下,必然看透我宋军困局。一路州县皆为我大宋之地,他若断后路,亦能抢掠乡村城邑,夺取粮草。更何况,一旦开封失守,我军便群龙无首,无论如何策应,皆成困兽之斗。」
说到此处,他神色更加凝重:「眼下我最忧官家安危。开封城中兵马有限,而金军此番攻势如雷霆万钧,纵使王都仍有李纲这般人物,怕也是难以久撑。」
刘士英闻言,拍案而起:「若真如将军所料,那我等守城又有何意义?开封若失,太原困守再久,终究难逃覆灭之祸!」
王禀缓缓起身,目光远眺金军营帐,喃喃道:「守住太原,便是为我朝廷牵制敌军,为开封赢得些许时间。若有天时助我宋朝,或许勤王之师可及时汇聚,再与金贼决战也未可知。」
是夜,太原城内风声鹤唳,万家灯火稀疏,唯军营中灯火通明。王禀与刘士英将守城计划再作调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