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季知涟江入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以戏之名赵周南季知涟江入年,季知涟江入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想起洪老师在第一节 剧作课课堂,给他们推荐的《瓦尔登湖》。
洪老师露出难得的笑容,她看了一圈满脸热切的学生们,对他们说出了第一句也是此后唯一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找到我们自己的北极星,然后像水手和逃亡的奴隶一般坚定不移地追随它。
那天,季知涟是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她一脸疑惑:
——老师,那你找到了吗?
洪老师拍拍书皮,眼皮都没抬一下:
——你先把书看完。
那本书她没有看完。
她的阅读停在了说星星的那一页。
此后多年,她将这本书抛之脑后,再没有机会看完。
季知涟低头点燃一支香烟,看向远处河流中,水陆两用的一辆辆bus在岸边栖息停靠,教堂的钟声在整点准时敲响。
古老又悠扬。
季知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但她预感快了。
第56章 第二年
次年三月,季知涟从中东的约城乘陆路大巴抵达大马士城。
她背负七十升的行囊顶着烈日行走已成常态。体能再次锻炼出来,肌肉紧实,皮肤晒成健康蜜棕色,瘦削有力,是习惯长途跋涉的人。
先去老城区找地方住下,小小的四合院,一楼房间月租五百人民币,却是大部分本地人难以承受的高昂。她放下沉重行囊,活络了一下酸痛双肩,简陋屋子内一天中只有四五个小时来电,充电宝要随时插电准备着。
街上种植着大量的柠檬树,巷子里的孩子们在叽叽喳喳踢球,用的是破损的塑料瓶或任何能滚动的简陋物体,主干道上,能看到用中文写着的“中国制造”的公共巴士在有序穿行。
曾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大马士城,如今是一座被摧毁的文明之城。玫瑰的热烈富丽与战火的疮痍贫瘠无奈相融,热闹集市背后是大片静默的废墟,商贩在没有屋顶的台阶上席地而坐,交谈纳凉,贩卖蔬果,对满是弹孔的墙壁习以为常。
没有哀伤和愁绪,人们乐观明媚,有条不紊做着手中的活计,对路人友好地咧出一口白牙。街道上,年轻男女会热情地询问她是哪国人,得知她来自中国,会问她是否愿意合照。老年人会将友好表达的更含蓄,他们是战火前文明的亲历者,哪怕贫穷也维持着小心翼翼的体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