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
李开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李开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3232TQ.jpg"/>
这本书,不是一本常规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胆的历史推理作品。
简单来说,这是破解历史密码的书。解码与解谜不同。解谜,是破解单谜。解码,是破解谜团,一连串彼此关联的谜;这些谜都在一个相通的环上,必须按照环扣的次序顺次解开。
这本书所要破解的密码,是秦始皇的密码。
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雾重重的人物。笼罩在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雾,从他出生开始,一直到他死后,日积月累,有增无减,千百年来,积淀成一连串的历史疑案。
生父之谜是第一桩疑案,秦始皇究竟是嬴异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假父和弟弟之谜是第二桩疑案,秦始皇与嫪毐、成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表叔之谜是第三桩疑案,昌平君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先扶持嬴政亲政,后来又起兵反秦称楚王?
第四桩疑案皇后之谜,更是蹊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却在史书上渺无踪影,这不是非常奇怪吗?这桩奇怪的事情,不仅牵连到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幼子胡亥和他们的兄弟姐妹,更牵连到他们的母亲——那些曾经在秦始皇身边生活过,后来又完全失去消息的所有后宫……
如此种种疑案,都纠缠在一个环上——秦始皇的亲族和外戚。如此种种疑案,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年代久远,史料欠缺,当然是首要原因。不过,人为地隐瞒历史真相,有倾向性地曲解历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还有一个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念的束缚。
多年以来,在史料学领域,我们信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不过,如果将这个原则推广到整个历史学,警句就变成了咒语,我们将会掉进认识的陷阱,误以为凡是没有记载的事情就不曾存在。照此扩大化,历史学将只剩下破碎的片断,而失去完整的篇章,前言不搭后语的失衡,最终难免陷于失语。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要通过少而又少的古代史史料,解读出多而更多的史实来,必须修炼“有一分材料说十分话”的功夫。这个“说十分话”的功夫,讲的是由一条材料生发十条线索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思路,是多方联想与合理推测。在直接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