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无所顾忌!
王觉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长孙无忌,无所顾忌!,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王觉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个月后,一次出人意料的人事调动完全证实了高宗李治的想法。
禇遂良回来了。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正月,禇遂良在同州刺史任上被征调回朝,摇身一变就成了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不管李治作何感想,反正禇遂良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回长安来了。这个刚刚在两年前因“枉法求财”而被贬的大臣,如今居然一回朝就恢复了宰相之职,并且一手掌握了朝廷的人事大权。
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长孙无忌策划的。
现在李治终于明白,原来长孙无忌当时极力建议把禇遂良外放,不过是为了让他逃脱刑事处分、出外暂避风头罢了。
更夸张的是,禇遂良复相不久,竟公然打击报复,把当初弹劾他的御史大夫李乾佑和监察御史韦思谦双双贬黜,一个贬为刺史,一个贬为县令。
面对这一切,李治感到愤怒,也感到无语。
短短四个月后,另一件更让他愤怒,也更让他无语的事就接踵而至了。
这件事就是立储。
永徽三年,高宗李治才二十五岁,他压根就没想过要这么早给自己确立一个皇位继承人。
然而,很多人都在帮他想。
王皇后在想,她舅舅中书令柳奭在想,就连长孙无忌、禇遂良、韩瑷、于志宁这帮人也都在想。
皇帝不急,可这帮人都急。
他们急什么呢?
急他们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储君就是未来的皇帝,谁拥立了皇帝,谁当然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起初王皇后一直在李治耳边唧唧歪歪的时候,李治始终装聋作哑,没有理她。后来中书令柳奭就跳出来了,再后来长孙无忌也跳出来了,请立储君的奏疏频频递到李治面前。而长孙无忌一出面,其他宰相无不同声附和,李治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点头同意。
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李治实在是有些沮丧。
自从他当上太子的那天起,他的命运就一直是被别人安排好的,过去和现在他都做不了主,如今连储君都是别人立的,连未来都被别人早早规划好了,李治的内心真是充满了无力感和挫折感。
陈王李忠被立为太子后,李治知道,最为得意的人不是王皇后,也不是柳奭。他们充其量就是感到庆幸而已,谈不上得意。
最得意的人应该是长孙无忌。
道理很简单,他曾经拥立过秦王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