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记仇的人,辽东钉子户,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辽东钉子户 !
“国公爷,咱家是真服气了,东南的这些大户桀骜不驯,阴险毒辣,根本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小,o李公公那么好的一个人,愣是被吓得疯魔了,咱家路过南京的时候,特意看了他,别提多惨了!”
王体乾唉声叹气地说道:“大冷天,就穿一件单衣,三更半夜在院子里来回跑,手脚都生了冻疮,流脓淌水的。这帮天杀的,实在可恶,这回咱家过来,就要给李公公报仇。还请国公爷能帮着一二,咱家感激不尽。”
“呵呵,王公公,按理说本爵不该剥你的面子,可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
“当然是收税的事情。”张恪笑道:“刚刚和大户们谈了,暂定了四种税赋,营业税百分之五,转运过路税百分之三,工厂作坊产出的丝绸瓷器百分之十,至于出口西洋,则是百分之五。”
张恪说着,把纳税的详细说明推到了王体乾的面前。
“王公公,本爵以为眼下应当以稳定大局为先,争取尽快把税赋落实下去,充实国库。如果随便兴起大狱,弄得人心惶惶,恐怕不妥啊!”
王体乾看着眼前的薄薄几张纸,眼珠子差dian掉下来。
心里只剩下一句话,在不停回荡:“他做到了!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商税是大明从娘胎就有的病,老朱同志规定三十税一的商税,而且士绅官僚还不用纳税。在百业凋敝的国初,不是什么问题,可是过了两百年,工商已经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流。
历代无数名臣,甚至皇帝都想着征收商税,无力例外全都败在了两个字面前:祖制!
这一次魏忠贤请张恪南下。只不过想让他收拾一下江南的士绅,然后把三十税一的商税落实下去,每年给朝廷增加一两百万两岁入,就算是完美实现目标。
可是张恪做的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要是真按照这个税率落实下去,哪怕打个对折,大明朝都不用再担心缺钱的问题了。
王体乾激动地两手颤抖,急忙说道:“国公爷,咱家立刻上奏万岁爷,主子一定会重赏国公爷的。”
“慢。”张恪笑道:“王公公。你先别着急。收税的事情牵连甚广,虽然士绅代表答应了,可是还要朝廷做几件事情。”
“没说的,只要不欺君罔上,多少件都行!”王体乾大方地说道。
“千头万绪,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第一是在松江设立市舶司,便于出口西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