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梁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三章 泛舟,锦衣王侯,黄梁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杨承祖这么一说,心内自有些涟漪。连忙寻着别的话“你个视察东南钦差,现在该忙着整顿军务,可不要沉迷男女私情,那样,我不就成了罪人?”
看着岸上人渐渐散了,杨承祖道:“我这个人才具有限,不管打仗还是经商,都算不上厉害。就像练新军,我只是个外行,不过是把仪卫司那套东西搬过来,真正要实行下去,还是许泰、戚景通、俞大猷他们的事。不过是办法比他们多一点,像是唱戏啊,忆苦啊还有宣教官,这些东西,或是有人没想到,或是有人不敢弄,都只好算我的功劳了。结果外面就以为我很厉害,错觉,真的是错觉。真让我带兵打仗,我真的是会输的很惨,所以我不开口,就是对军务最大的帮忙了。”
这次朝廷的安排,官场中的老手都看的出来,虽然表面上杨承祖只是个视察武备钦差,于平倭事并不能做主。但是事实上,这次的几位大臣,全都是摆设,真正能做主的还是他。
黄锦以镇守太监身份执掌王命旗牌,名不正言不顺,根本就是替杨承祖扛执事的引马。郭勋是杨承祖的岳父,他做这个总兵,自然也是翁婿一心。唯一的不稳定因素是张嘉胤,不过国朝讲究文武大小相制,张嘉胤应该就是首辅方面留的后手,制约杨承祖的关键。
可是冷飞霜却知道,张嘉胤与杨承祖这对换贴兄弟的交情非同小可,他反倒是杨承祖的一记真正暗棋。表面上两人似乎文武不同途,连往来都少,实际上却是杨承祖挖好的一个大坑,等着往里面埋人。
抛弃地方上的算计,几大海贸大势力的考量,以及这次禁海带来的巨大利益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大势就是大势,皇帝的圣旨,东南仅有一面的王命旗牌以及首辅的长子亲至东南坐镇。几方面的力量一起压下来,新军组建这种事,怎么也拦不住。冷飞霜自己也受到了这种大势的感召,已经逐渐走出当日那种阴霾的心情,逐渐变的开朗,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借着宁波争贡事件,锦衣卫已经开始重建,那些被开革的锦衣,又重新被招募回来。至于力士、军余等临时人员,比起当初只多不少。像是在浙江,有打倭寇这个大义名分,被锦衣卫网罗的人物从市井泼皮到江湖名宿,比起裁撤之前,锦衣卫的声势反要大出许多。
杨承祖虽然自始至终没在京师露面,但是锦衣卫中还是有人知道,自己能够恢复,与这位天子宠臣的争取密不可分。因此这帮人恢复官身后,对他也感恩戴德,像是他携美游湖这事,就有本地锦衣自发过来做护卫。
这些人探察情报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