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8章 胡闹,锦衣为王,淡墨青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层来说,各朝历代都重视农这一块,原是没错。但所谓的重视,就是一些虚浮不实的事,比如大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缎,坐轿,商人反而不允许,只能骑马,穿麻。
但农民哪有轿可做,哪有绸缎可穿?
百年之下,尽成虚文,穿绸缎,骑马坐轿子的,还是商人。
而农民的困苦,则无人过问。虽然大明的农税极低,比起宋朝不知道低了多少。但也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农田水利根本无人过问,道路无人修理。
垂大明近三百年,修路造桥,兴修水利的事,向来就是在扯皮。在国初时候,修河还算大工,户、工两部拨款,地方上由都御史或是地方官员承办河工。
当年徐有贞翻身,就是在修黄河的大工上尽心尽力,如期合龙,算是造福生民,因此又有资格在朝中立身。
而除了国初百年,到后来文官集团腐败,彼此扯皮,根本无银可拨。地方官员只求安静,也根本不会过问这等事。
到了明末,江南一带鱼米之乡,居然年年水患,百姐因此困苦不堪,到了清朝,一代王朝新兴,最忌前朝犯过的过错,所以终清一朝,在赈灾、水利、宦官、皇子教育等诸多方面,确实是强过大明多矣。
象大明,因宋朝议和之事困辱的厉害,所以终明一朝,绝不敢有议和的事。崇祯年间,明明是两线做战,不堪其重负,但崇祯刚有议和的念头,就在朝官们的共同努力下,斩负责其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终崇祯一朝,庞然大物轰然倒下,但就是不敢再提议和之事了。
张佳木自己的土地,水利和肥力都没有话说。但他志不在于此,最近这几个月,他在试验自己少年在农田之间老百姓肥地的土办法。
用这些土法,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之妙用,所以他特别上紧。
除了此事,再有,就是迎娶公主的事,这一层,反而张佳木自己是操心最少的。除非必要进宫的时候,他得自己去,不然的话,府里有老娘在,有大票的部下在,就他自己来说,反而是操心最少的事了。
他这么说,下头自然会意,刘勇现在是左府都督,加光禄大夫,柱国,还加了太子少保,老头子倒没有封爵的想法,自忖一生荣辱已经到头了,底下,就是传诸子孙了。
一念于此,对张佳木的感激是已经到了骨子里头。
以前,他还会有一点点自外自保的心思,现在已经是把自己一生的富贵荣辱都捆在了张佳木身上,听着张佳木的话,他知道必是城外也有要紧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