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运筹帷幄,一世富贵,安化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这种大势。皇帝可以提高词臣的官位待遇,在朝政中的分量却没有办法,那是不由人的。
午后的暑气退去,议事厅中不似刚才炎热了,几位宰执讨论的热情却依然高涨。最近因为西北战事,两府之间矛盾不少,今天把那些心事放下,才发现还有更多双方一起要面对的问题在等着大家。文臣武将,文职武职,这不是一个概念,最近都凑到一起来了。
一直到太阳西斜,赵祯姗姗来迟。众宰执行礼如仪,才算正式开始议事了。
行礼罢,赵祯吩咐跟在身边的石全彬:“且去厅里看一看,枢密院河西房有没有理好要议论的事务。时候已经不早,让他们不要耽搁了。”
石全彬应诺,快步跑出了前面小厅。
李迪和吕夷简对视一眼,一下子就知道了赵祯为什么这么晚才到。这位官家对朝中臣僚一向礼敬有加,下了诏旨议事,按平常习惯不会让众人等这么久。今天反常,只怕是与李璋的亮相有关了。那是官家的亲表弟,只怕赵祯是故意给他拖时间,生怕准备不好。想来赵祯是觉得李璋在西北学得不错,迫不急待地要在两府宰执面前显摆一番,又生怕他年轻沉不住气,第一次做得不尽如人意,要拼命压着时间。
不一刻,石全彬从里面跑出来,对赵祯行礼:“官家,李防御已准备妥当,专等官家和诸位相公进去。小的看了一眼,确是跟小的前次去秦州,在那里帅府见到的一般。”
赵祯面上大喜:“好,好,众卿一起进去,议事,议事!”
说完,带着石全彬当先而行,众位宰执相公紧紧跟上。
一进议事大厅,两府宰执便就觉得一种奇怪的感觉扑面而来,吕夷简和李迪相视暗暗摇头。这种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了,没想到今天又碰上,只怕今后也都摆脱不掉了。这一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说,那就是徐平回来了。
今天的徐平,跟他一年多前卸任三司使,出镇西北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不但是他各种待遇位比宰执,更重要的是建立的功业,无人可比。不只是在西北立下的军功,还有三司各项新政继续深化之后带来的成果,整个朝廷已经打下了他的印记。现在朝中只要涉及钱粮,有人说一句是当初文明学士所定,便就再无异议。有人强行要别出心裁,自然有新近崭露头角的一班文官站出来让你下不来台。越是老臣,这种无形的约束越是影响得深。以前的老办法已经没有用了,新成长起来的官员有自己一套做事逻辑,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熟悉这种逻辑,影响也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