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章 任福方略,一世富贵,安化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没有出山,则自怀远城往得胜寨,从山间道路直攻天都山南院。
参军耿傅留在镇戎军一带,组织各城寨兵马防守,只要措置得当,短时间守住没有问题。元昊敢全力来攻,绕到后面的任福带大军蹑其后,自然可以破敌。如果元昊龟缩在天都山,则攻入山中的任福大军配合高大全,两面夹攻,也让他无处可逃。
有这样的计划,还是与镇戎军周边的寨堡体系有关。为了把守道路,屏护熟户,宋朝在镇戎军山中有许多寨堡。这些寨堡大多沿河谷而建,天然地形成了道路。只要沿着这些建寨堡的川谷,大军便就可以行进,由寨堡提供补给。
这种格局听起来不借,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兵力过于分散。从总兵力看,宋军并不弱于党项军,但这庞大的兵力都分散到各个寨堡上了。在任何一点,宋军在人数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很容易被党项各个击破。而一旦没有大将主持前线战事,各寨各堡又互不统属,各自作战,给了敌人一个一个从容击破各寨堡的机会。
处处设防,便就相当于处处不设防,在任何一个方向宋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沿着川谷一字排下来的寨堡,每次对敌都是最前边的一个,其他寨堡只能看着。党项只要突破了一点,便就势如破竹,沿着这条道路长驱直入。而寨堡里储备的粮草,又为进攻的党项人提供了补给,让他们肆无忌惮地深入宋境,直到碰上他们攻不破的大城。
徐平初到秦州,便就大规模地裁撤寨堡,便就是这个原因。本来是防守的战略,却在各条道路上建连绵不绝的补给点,生怕来犯的敌人饿着了。依托要地,手握强大的预备队才是防御的正常做法,撒胡椒面一样处处是基地,相当于帮着敌人打仗。
不过任福此来是进攻的态势,山中连绵不绝的寨堡就是优势了。他可以选择在镇戎军一带据守,也可以选择一条山中道路,一路攻到天都山去。有寨堡在那里,他甚至都不需要担心补给的问题,只要沿着既定的路线一直前行就好。
此次北来,他跟参军耿傅兵分两路。耿傅带一小半人马,从瓦亭寨沿着葫芦川河谷的正常道路一直北行,直入镇戎军。任福则带大部分兵马,沿着山间道路,过张家堡、怀远城到得胜寨去。视元昊的行踪,或去石门堡,或直入天都山腹地。
刘进吩咐了探视军情的亲兵,重新回到任福身边,叉手道:“大帅,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同巡检刘肃,闻兵马到此,特来参见!”
任福转过身来,道:“好,我便回堡,见一见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