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4章 猛士王韶,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个小小的城寨,名叫横山寨。
这里很小,只有不到500人,平时驻守的士兵,不到200,崔西枫觉得只有一走一过,就能把小小的横山寨拿下来。
他派遣一个堂弟带领着两千人马冲上去,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吐沫,也把横山寨淹了。崔西枫坐等胜利的消息。
可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堂弟就被人抬了回来,左眼上钉着一支狼牙箭!鲜血染红了脖子,半边脑袋都肿成了猪头。其余的兵卒也都受了伤,很是凄惨,崔西枫这才知道,他们遇上了硬茬子!
……
在横山寨的围墙上面,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一袭白衣,手里握着一柄宝剑,正骚包儿地站着,斜看着山寨前的几十具尸体,充满了鄙夷之色。
这个年轻人叫王韶,是江西人。
家境不算好,幼年丧父,靠着母亲拉扯长大。
不过王韶很聪明,会读书,尤其喜欢练武,从小拜了名家为师,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王韶也要参加嘉佑二年的科举,他早早北上,等到洛阳之后,被这里的学术氛围给吸引了。
此刻的洛阳,基本分成两大派,其一是六艺学堂一系,主张知行合一,与之相对,则是二程和张载的洛学。
王宁安影响了很多人,唯独影响不了二程,这两位大圣人和王宁安接触越多,越是憎恶他的主张。
被贬为渤海国的左右丞,后来幸亏富弼帮了他们,让这两位在幽州创办官学……作为有功之臣,他们也回到了洛阳,和张载在一起,大力讲学,摆明了和王宁安斗到底。
王韶听了几天二程的东西,天花乱坠,可听多了,总觉得怪怪的,真按照二程的标准,只怕还没修成圣人,先变成了榆木疙瘩儿!
王韶不是个安顿的人,他从小喜好兵法,到了洛阳之后,又反复听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
索性,就趁着科举之前,去各处转转,增长见闻。
说干就干,王韶从洛阳离开,一路到了延安府,又继续北上,考察横山一线的防务。就在这时候,洪水突至,王韶就被困在了横山寨。
作为一个很有责任感的读书人,王韶帮着困难的百姓上书,求来了100石救命粮,可随着救命粮,还有一份借款约书,未来三年,横山寨的百姓,要饲养2000匹马,才能得到粮食……
王韶很生气,他觉得朝廷救灾,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凭什么逼着百姓干活?
而负责送粮食的人同样不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