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5章 别放走了韩琦,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韩琦迅速下定决心,“为父立刻上书,请求外调,去两湖也好,去江南也好,总之一定要离开京城。”
韩琦绝对是行动派,对于宰执来说,降职外调,已经是处罚的极限了,除了王拱辰之外,还没有第二个破例……韩琦起起落落的次数也不少,大不了蛰伏几年,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打定了主意,韩琦立刻让自己的心腹党羽上书弹劾,说他用人不当,而后韩琦请旨外调……如果顺利的话,韩琦希望能调到杭州去当知府,湖光山色,西湖歌舞,人间天堂,世外福地……寄情山水,吟诗作赋,也是不错的事情。
韩琦还告诉儿子,让他也不要留在京城,赶快外调,走得干干净净,不留下一点把柄,就算王宁安有心找他算账,都没有办法。
……
“这个老货,鼻子够灵的!”
身在剑阁的王宁安,接到了文彦博的密信,说的就是韩琦外调的事情。
蜀中一片乱局,张方平是希望王宁安能多留一段时间,把交子彻底稳定,一些后续的事情也处理好。
可是王宁安不愿意多留,他手里头有着大把的证据,不让王拱辰和韩琦付出代价,岂能罢休!
因此王宁安在清查了交子务的烂账,掌握了铁证之后,立刻动身回京,随着他进京的还有益州知府王素!
这位王大人因为站在江卿一边,和他们一起逼宫,已经惹恼了赵祯,皇帝亲自下旨,革去他一切职务,回京接受审问。
原来的益州知府,留给了苏洵。
按理说苏洵是蜀人,不能做这个知府。
但是蜀中刚刚经历交子大乱,必须一个懂行的人坐镇,苏洵本身是干吏,加上王宁安的因素,还有三苏的名气,让他坐镇一段时间,是最恰当不过的。
王宁安匆匆北上回京,他还带着一个囚犯,不是别人,正是苏轼的表兄程之才。
经过医生调治,程之才躺了三个月,才能勉强下床,昔日的小白脸,多了好几道瘢痕,面目狰狞丑陋,身体佝偻,全然没有了浊世公子的风采。
程之才满腔都是怒火,他知道自家被查抄了,亲人全部沦为阶下囚,有的还被送到了剑阁修路。
能想象吗?
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背着百十斤的石头,行走在山野之间,忍受着烈日暴晒,一滴汗珠摔成八瓣,不停劳作……
“杀了我吧!士可杀不可辱!”
程之才疯狂教训,“苏子瞻,你快让王宁安杀了我,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