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9章 抗旨,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路大军,攻击西夏。
当时西夏国主李秉常和梁太后闹矛盾,被囚禁起来,大宋趁虚而入,不费一兵一卒,就越过横山,直取灵州和兴州。
结果就因为后援不济,被西夏打了一个落花流水,前后一共折损40万人,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当时的情况其实很明白,也是神宗急于纾解变法的矛盾,就想靠着军功,压制反对的声浪,结果兵败如山倒,反而处境更加艰难。
王宁安注意到,此时的情况并不比历史上好多少。
李谅祚的主力犹存,他已经把力量收回,集中成一个拳头,只等着大宋杀上去,然后给大宋一个狠的!
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兵,必须安抚好后路,才能徐图进取。
这一点王宁安和狄青都清楚。
但是京城的人不清楚,或者说有人故意装糊涂,有人迎合赵祯急于求胜的心理,总而言之,各种私心杂念,交织在一起,才异口同声,喊打喊杀。
狄青在地方带兵,在京城做枢密使。
早就不是傻白甜了,他稍微思量一下,发现情况并不简单。
“二郎,从一个将领来说,我是反对出兵的,可是作为你的朋友,我看你还是遵旨吧!”
王宁安微微一笑,“狄老哥,你担心那帮人离间君臣感情?”
狄青没有多说,而是起身踱步,走了几圈之后,才叹道:“老百姓常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你和陛下之间,君臣情深,太子殿下又倚重你这位师父,加上收复幽州,青唐开边,攻取西夏……诸多功劳加身,我说句不客气的话,二郎已经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然则,凡事过犹不及,你能无往不利,和陛下的圣眷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陛下要战,你若不战,必定有人趁机大肆污蔑,离间君臣感情……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二郎,这个道理还是你教给我的啊!”
王宁安身躯一震,是啊,此刻的他,只怕比起当年的狄青还要危险无数倍。
想当年,狄青携着平定侬智高的大功,回京担任枢密使,结果文官红了眼,不停污蔑,什么乱七八糟的手段都拿出来了,倘若不是王宁安想办法帮忙,甚至买通了文彦博,只怕狄青早就被这帮人的口水给淹死了。
人在宦海,从来不是随心所欲。
越是地位高,就越是受到牵制。
一层层的关系网,压在肩头,牵一发动全身。
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哪怕是皇帝,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