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2章 皇帝病危,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知道,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许许多多土著王公的藏书数量,甚至许多王公都是文盲,一个字不认识!
来自波斯,大食,天竺的学者,贪婪地享受着大宋的便利。
他们国内虽然也有了一些造纸作坊,但是生产出来的纸张无法和大宋比拟,而且价格昂贵,只有在大宋,才能肆无忌惮使用纸张,他们可以把优美的文字,复杂的想法,完整记录下来,然后再传播回去。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儒家经典,孔孟的学问,也都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快速向外传播。很多学者痴迷其中,仔细研读,奉为至宝,他们希望从这里找到大宋繁荣富庶的关键。
只要照着上面的想法做,自己的国家也会变得和大宋一样,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上之国。
显然,这些学者是浪漫而天真的。
不过大宋也没有必要去点醒他们,相反,宋庠还专门安排一些儒士,和这些外来的客人整日高谈阔论,大讲孔孟之道,勇敢地承担起传播华夏文化的重任。
……
虽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或者说,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这一步,尤其关键!
作为大宋的至尊,赵祯既欣慰,又感慨。
他御极42年,曾经目睹大宋日渐衰败,问题丛生,也曾经推动改革失败,还坐视李元昊称帝,可谓是丢尽了脸面,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但是曾几何时,大宋变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里往外,都不一样了。
诚然,大宋还很脆弱,尤其是剧烈的变化,会冲击国家根基,带来不确定的危机,但是赵祯深信,所有的问题都是能克服的,他的大宋,终将彻底超越汉唐,建立起无与伦比的盛世!
这一刻,赵祯笑了,笑得很欣慰。
他努力睁大眼睛,盯着皇城外面的繁荣,虽然看不见,但是心里却满足了。
“父皇问心无愧了。”赵祯突然淡淡一笑,“你们把二程和张载给抓了?”
赵曙一愣,连忙伏身道:“父皇,二程借着报纸,兴风作浪,有离间天家亲情之心,儿臣觉得,觉得应该严惩。父皇,不要为几个蝼蚁烦心了。”
赵祯点了点头,“父皇知道,什么都知道,二程和张载讲得那一套,是迂腐了些,但是未必太坏,至少……让他们去海外,去教化胡人,就很不错,你说是吧?”
赵曙脸色一变,其实按照他的想法,应该更加严惩才是,至少要砍头!谁知父皇竟然是这个态度,到底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