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3章 皇后是个贤内助,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过税,也就是过路税,一个是住税,就是进入市场交易的税……换句话说,朝廷仅仅针对流通环节征税,而放过了生产环节。”
赵曙疑惑道:“师父的意思是,无论是煤炭还是铁矿,都是生产产品,应该征税?”
“嗯,农民种田,不论卖与不卖,都要交田赋,何以工商可以不交税?”王宁安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其实这也是蒸汽机等发明出现,工商业发展,带来税收变革的必然。
过去提到了商人,他们仅仅是将一地的商品,运到另一地而已。
比如粮食、皮草、布匹、盐巴、药材,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个别从事生产的商人,也仅仅是手工业为主。
可现在不一样了,产业链延伸,各种产品会越来越丰富,渐渐的,负责生产的工业部门,会超过负责运输销售的商业部门。
而且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另一种组织——企业,也会应运而生,到了这时候,还仅仅征收一点过路费和交易税,根本说不过去。
作为王宁安的弟子,赵曙很快理解了其中的关键,立刻点头赞同。
“师父的确高明,提议把矿区收归朝廷,应该是师父故布迷阵,改革税制,才是师父的本意吧?”
王宁安没有否认,“陛下,蒸汽机出现之后,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就在幽州,已经用蒸汽机驱动锻床,驱动纺织机了。”
赵曙瞪圆了眼睛,急忙问道:“师父,我听谁用蒸汽机织出来的布,就跟流水似的,哗哗的,不用一个工人?”
“这不准确,只是不用传统织工了,还是要有人负责蒸汽机,也要看着织机,但总体来讲,工人减少了八成,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王宁安难掩兴奋,“陛下,臣记得杜工部有两句诗,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可见即便是大唐,老百姓也有穿不起衣服的,不过到了我大宋,或许就能改变了……”
这可不是王宁安吹牛,蒸汽机带来产能暴涨,而且以蒸汽机作为开端,大宋就能进入工业时代,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不能盲目高兴,企业可是一种很强大的组织,如果没有事先定好规矩,等到企业庞大起来,再想征税,就会难上加难,根本推不下去。
总而言之,王宁安要做的就是立规矩,把利益分配好,尽量替朝廷多争一点,朝廷手里的钱多了,才能照顾普通百姓。
而且还有一件事,也迫不及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