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3章 秀才科,大宋将门,青史尽成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均田令的公平落实!”
张筠彻底傻眼了,他猜到可能会进入都察院做事,但是他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言官,哪能执掌大权?
这下子好了,大宋最富庶的两个路给了他,这个权力和地位,绝对超过了转运使啊!
老天爷,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张筠仿佛被幸福砸晕了似的,仕途不但没有完蛋,还更上一层楼,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多谢王相公提拔,卑职感激不尽。”
王安石点头,“行了,这也是你做事干脆,应得的奖励,眼下江南还是一团乱麻,你说说吧,该从哪里入手?”
张筠按捺住激动地情绪,沉吟了半晌,“王相公,所谓治乱世用重典,现在最缺的就是能下药治病的大夫!”
王安石笑了,“你的意思是增加官吏?”
“王相公英明,的确如此,现在各级衙门缺官都很严重,而且是从官到吏员,甚至普通的差役,缺口都极大……急需补充……”张筠说着说着,声音也低了下去,王安石哼了一声,你丫的还有脸说呢,不都是让你杀了!
王安石沉吟一下,“那好,我这就去找王爷谈一谈。”
……
王宁安有点心潮澎湃,血液似乎在沸腾。
到了他的地位,能让他如此激动的事情真的不多了,偏偏眼前就是一个!
从创立六艺书院开始,到嘉佑二年的科举,王宁安做了很多冲击科举制的动作,而这一次,他真的要正式改革科举了!
其实科举制在后世有些被抹黑了,什么是科举制,说穿了,不就是考试选拔文官吗!那和热到爆炸的国考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一个玩意,科举制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一个是考试的内容太僵化,第二个是录取的人数太少了。
就拿宋代来说,科举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经义文章和诗词上面……等到明代,出现了八股之后,就连格式也被限制死了。
规矩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窄,代表什么呢?也就是门槛越来越高,想要中进士,不光要有十年寒窗苦读,还要有名师指点,互相帮衬,才能顺利过关斩将。
门槛高了,对谁有好处呢?
当然就是豪门!
寒门子弟可以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名师,哪怕苦读苦学,也几乎不可能掌握科举的要领,但是世家可以,他们什么条件都不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明明占了九成以上,可是在官场上,他们的人数还不足一半,处处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