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卷九 逐鹿 第九十九章 江宁形势,枭臣,更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入十月,津海军陆续撤入崇州休整。
在津海战事之前,津海军编有十营六千甲卒,战时募民勇一度扩编到三十营一万八千人。残酷的守城战,使得津海军承受了战亡四千一百余人,伤六千三百余人的惨重代价,再不弃守津海,撤下来休整,整个津海军都要给打残。
林缚决定在淮东军司步军司增设津卫特别行营及津海营两部。
津卫特别行营以杨一航为指挥使,以陈恩泽为指挥参军,以原津海军两营残营为基础,从淮东调一营辎兵,一营水军补入,水步混编,驻守津卫等岛,负责扰袭燕冀沿海,牵制燕胡兵力,并引导难民从海路逃出燕冀南下,负责占领登州与金州之间渤海口的北隍城岛,修筑岛寨以为军事基地……
津海营以马一功为指挥使,耿泉山为副指挥使,以原津海军十二营残部为基础,从工辎营调辎兵补入,增编至十五营九千卒,驻守崇州,进行休整、编训,各级武官也会分批次选入战训学堂培训,以便彻底地融入淮东。
亡卒择海岛竖碑埋葬,六千余伤卒也都分散撤到鹤城、山阳、崇城等地的军医营集中救治。除少数重残兵卒外,大部分伤卒都能休养好,将为淮东提供一批合格的老卒及基层武官。
从津海守城战爆发到最终撤守,战事前后持续了约半年时间。在半年时间里,意志没有给摧垮的老卒,都是难得珍贵的财富。
陈定邦调入军情司任指挥参军。
接下来就是伤亡抚恤及军功奖赏。
淮东承认津海军坚守津海半年之久,是为淮东做出的艰辛而卓绝的贡献。津海战事期间,津海军将卒的伤亡与军功,一律比照淮东军司的标准进行。
淮东一次拿出二十万亩的官田,进行抚恤与奖功,保证战亡、重残及获得军功的将卒家属到淮东后都能直接获得十五亩左右的水旱田以及一定的银钱及米粮补助,而非作为流户进行安置。
数年来流民持续涌入,使得江淮未受战事累及的地区粮价、田价持续高涨,二十万亩良田在江宁城郊少说要值三百万两银,即使在粮价相对稳定的崇州,少说也要值两百多万两银。
江宁倒是肯定了津海军在北地的战功,遣使臣来崇州宣旨赏拨,还送来两万两奖功银,以示皇恩浩大。
朝廷军队,战力越打越差,倒不是说之前的燕京,现在的江宁凑不出基本的钱饷。关键原因是战后对伤残及战亡将卒基本上采取抛弃的态度,财政上根本就承受不起伤残及战亡将卒的抚恤费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