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卷十 权倾 第七十五章 雁过拔毛,枭臣,更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维扬粮价已经升到一两五钱,运抵寿州一两八钱,运抵信阳再加两钱运价。董原从维扬盐商那里得到的第一笔五十万两银,就只够往信阳运二十五万石米粮。
除了粮食之外,铁料,骡马也缺得厉害。
除了兵甲外,农具铸造对铁料的需求更大。淮西能用来屯田的土地都抛荒数年,灌木丛生,泥土板结,沟渠荒废,没有充够的铁器,垦荒屯田之事就很难进行下去。如今江宁的毛铁料都跟铜等价了,精铁更是铜价的四倍之高。
如今寿州募有屯卒有六万众,以人均二十斤铁料计,需毛铁料一百二十万斤才能真正的将屯田之事展开。一百二十万斤毛铁料,差不多值二十万两银。更关键的是维扬、江宁等地的冶铁作坊,根本就挤不出这么多的铁料来。淮西真要拿出大笔的银子去江宁收购铁料,只会导致铁价进一步的激增。
淮东给南阳供应的物资经过淮西,物料清单自然要经淮西备案。看到清单里所列,南阳能从淮东得铸造兵甲所需要的精铁料就有二十万斤,刘庭州舔了舔嘴唇,问代表淮东随行来寿州协助的陈小彦:“淮西也缺精铁,淮东能否支应一部分?”
“南阳事急,淮东也是勒紧裤腰带供应,刘大人所请,小彦实不敢轻率代淮东答应……”陈小彦回道。
刘庭州气得要吐血,他在淮东那些年,早知道淮东已经奢侈到乡野溪河造木桥都大量的使用铁构件。近两年,淮东更是大规模的将冶铁工场迁到山阳,以便就近使用淮阳的煤铁,缓解北官河的船运拥堵。从红袄军东进之后,淮东往淮泗地区输送的铁料每年都多达两三百万斤,今日向南阳供应二十万斤精铁,六十万斤毛铁料,淮东断不可能达到勒紧裤腰带的程度。
说到底,淮东不制肘淮西就算顾全大局了,又怎么可能支援董原在淮西立足?
董原阴沉着脸,他又不能拒绝淮东粮船从淮西借道,只说道:“侯爷远道赶来,今天还是先在驿馆歇息吧,明天再谈一些细节。近乡侯要守住南阳,事关重大,淮西只会支持的……”
元归政、元锦生、陈小彦先告辞离开,去驿舍休息,公厅里只剩下刘庭州、丁知儒、陈景荣等淮西官员。
“如今燕虏的游哨能渗透到淮河岸边来,淮东船过淮河去信阳,我们这边要派兵护送,是不是可以征收一些费用?”丁知儒说道。
寻常商船过境,征收过税是天经地义的,但淮东经淮西运往南阳的物资是军事所急需,丁知儒也没有脸说要征收过税。但雁过拔毛,这么一大笔物料过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