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卷十一 狂澜 第四十章 岌岌可危,枭臣,更俗,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普通将卒怎么能够心安守在城头?
这十数日来,要不是奢飞熊加强夹河防塞与横山城之间的封锁,以峻法苛刑约束军纪,往后方逃亡的军卒及民夫很可能就远远不止三五十人。
与此同时,浙闽军开始在夹河防塞东南方向的官溪岭往杉溪斜伸的支脉梅花山,以及夹河防塞西南方向的陈家岭上修筑营寨,将前阵主力兵马从沿河修筑,可能会受悬湖冲击的前垒营寨分别移驻到梅花山及陈家岭上去。而淮东军对夹河防塞的攻势,也逐渐从正面的南城转移到离河岸较远,但地势更高的两翼,分别由唐复观、张苟两将辖管两翼攻城之事。
淮东军攻击方向的调整,叫守兵越发感受到淮东军在上游筑坝截河所造的悬湖,随时都会泄水冲来。
在确定防塞内守兵的重型战械在之前十数日的激烈对峙中差不多消耗殆尽,唐复观、张苟则开始从两翼造攻城墁道。
塞墙造得高峻,易给抛石弩砸中,也易坍塌。淮东军善用抛石弩,奢飞熊只能将夹河防塞的城墙往“厚矮”方向造,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塞墙低矮,易给蚁附,并且淮东军造直接连上防塞城头的攻城墁道时也会省力许多。造一条接上两丈高城墙的墁道,所耗土石量是丈余高攻城墁道的数倍之巨。
守兵缺乏重型远程战械,淮东军开始将巢车、楼车推进到壕堑内侧,接近塞墙两三百步处,用密集的床弩、蹶张弩压制城头守军,掩护辎兵、民夫运土石堆填墁道。
奢飞熊在大盾的掩护下,接近残缺不全,仿佛七八十岁老者牙口的垛墙,能看到淮东军堆填墁道的速度极快,仿佛一座小山正不断地往城头长来。而且淮东军在东翼是三条墁道一起造,西翼也是两条墁道同时造,也许不需要拖到后天,淮东兵马就能直接走墁道攻上城头。
墁道是斜坡,宽数丈不等,造到城头,不怕守兵摧毁,甚至可以直接驱使战车、甲骑冲上城头作战。时间宽裕,物资充足,造墁道攻城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为应对淮东兵马从墁道直接攻来,守兵在城墙之后,在加紧造数座高达六丈有余的串楼,以便淮东兵马攻上来之际,守军还能依着串楼居高临下的射箭压制。
城头的垛口早给淮东军的抛石弩打残,不过奢飞熊在城内造了许多垛墙车,这时都给推上城头来。
垛墙车即是用厚木造成垛墙形状,置在独轮车头,推上城墙,可以临时作为垛口,形成对攻上城头的敌兵的封锁,以利防御。
当然最头痛的还是淮东军密集的床弩跟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