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步步错】,民国之文豪崛起,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已经是7月19号,双方冲突虽然持续一周有余,但并未真正发生交火。苏联只是派军队拆毁关键路桥设施,阻止东北军的进攻速度,为苏联调派援军争取时间。
张学良正在花园里乘凉,副官朱光沐拿着电报纸匆匆而来:“司令,沈阳急电,让你速速返回!”
“什么事?”张学良问。
朱光沐表情严肃地说:“苏联因为中东路事件,宣布与中国断交了!”
张学良蹭的站起来:“弄得竟如此严重?”
好嘛,张学良还抱着侥幸心理呢,以为苏联真的外强中干不敢打仗。
张学良接过电报一看,厉声怒骂道:“常凯申王八蛋!”
电报上说,苏联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宣布与中国断交了,而这个消息他们是通过在东京的情报人员得知……
简直笑死人。
如此大事,南京政府居然不通知张学良,还需要从日本人那里获知消息。
常凯申这手玩得够阴险,铁了心要让张学良跟苏联死磕,他才好抽出空来收拾冯玉祥和阎锡山。
张学良在心里把常凯申诅咒了一万遍,强忍着怒火说:“准备回沈阳!”
就在此时,副官胡若愚来禀报:“司令,周先生派人来送信了。”
“让他过来。”张学良道。
孙永浩被副官领到花园,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说:“张司令,先生让我转告你,做大事切忌优柔寡断。”
张学良接过信,点头道:“你回去告诉他,我会仔细考虑的。”
副官送走孙永浩,张学良开始读周赫煊的信,这封信足足厚达12页。
在这封长信里,周赫煊详细阐述了苏联国内的情况,又对比了双方的力量差距,同时列出各自的优点和隐患。
最后,周赫煊给张学良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事情还有缓和余地,马上释放被捕的苏联人员,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中东路企业进行和平谈判。以苏联国内的情况来看,对方也是不想打仗的,拿出诚意必然谈判成功。
第二,如果不愿谈判。那么务必行动迅速,争取在苏联援军抵达前,就把战事给稳定下来,不可一拖再拖,给敌人可乘之机。只要掌握了战场主动,把守有利地形,苏联绝对拖不起。因为苏联缺钱打仗,并且要防备欧洲,加上远东路途遥远,苏联无法长期维持大军消耗。届时对方自然会妥协,一切都可以在休战谈判桌上解决。
历史上,张学良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