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4章【海军与胖子】,民国之文豪崛起,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司令打理财政。刘处长刚刚上任,就裁撤掉30多个税捐机关,咱们这些搞搬运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张谋之奇道:“这可稀罕,一般帮军阀搞财政的,都想方设法多增税,刘航琛居然大肆裁撤税捐机关?”
“那可不是,现在都传刘处长是财神爷转世,”本地人兴致勃勃的说,“我听说啊,刘处长上任一个月,就让一直倒贴钱的督办公署结余税款100多万,第二个月又结余200多万。”
“有点意思。”周赫煊笑道。
那本地人说:“何止有点意思,刘处长的故事可多了。以前当兵的找商家借款,那都是有借无还,大家只当破财免灾。刘处长上任以后,也忙慌慌的到处借款,但人家很讲信用。借款到期以后,没有商家敢去要账,刘处长却亲自带人上门还钱,连带利息一分钱都不少!”
周赫煊突然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刘湘,能够在川军诸多军阀中站稳脚跟,最后从名义上统一四川了。
手底下有个懂得理财、又懂得收拢民心的行家,那是非常重要啊!
……
重庆明显跟别的地方不同,这里几乎看不到黄包车的影子。
山城嘛,拉黄包车还不得累死!
惯用的交通工具是滑竿,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成担架,中间架着竹编的躺椅。周赫煊和张谋之坐在滑竿上,轿夫抬着滑竿爬坡上坎,感觉摇摇晃晃的颇为舒服。
别说跟天津、上海比,就算跟九江比较起来,此时的重庆都显得很落后。
基本见不到什么现代建筑,到处是传统的木楼或者竹楼。刘湘在这里悉心经营也才一两年时间,重庆暂时还没发展起来,可能过几年会有比较显著的变化。
二人带着随从,从朝天门一路来到菜园坝,把机器安置好以后,便准备在附近找旅馆歇息。
就在此时,迎面走来一群人,街上的行人纷纷躲避。
抬着周赫煊的两名滑竿挑夫,也连忙避让,差点把周赫煊给摔下来。
一匹拖着架车的川马因此受惊,直接把街边的小贩摊位撞翻,小贩立即和车夫争论起来。一个狮子大开口要求赔偿,另一个只愿赔毁坏的货物,吵得是不可开交。
引起骚乱的是个大胖子,他也坐在滑竿上,不耐烦地说:“闹啥子闹,滴点儿大的事,硬是奔得青红白脸的。好多钱嘛,我来赔!”
小贩立即笑嘻嘻地上前说:“哈公,一点小买卖,不值几个钱,两块大洋就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