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鞅变法
昊天牧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章 商鞅变法,秦朝那些事儿2·变革时代卷,昊天牧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商鞅投秦
秦孝公即位时二十一岁。
这哥们儿在做王储的时期里,对治理国家肯定有过深刻地思考。秦国本来地皮很大,实力曾经很强悍,可是后来却衰落下去,而且衰落得十分难看。究其原因,就是秦国缺乏人才。国力之争,其实就是人才之争。
当年的霸主,谁的手下不是靠一批人才在折腾?
齐桓公自己只做老大,天天吃喝赌嫖,忙得衣服都没有时间穿,但他有管仲这个天才帮他管理,使齐国突然间强大起来;晋文公同样有一大批会混的死党,为晋国的强大卖命,使得晋国称霸近百年;吴国有了孙武和伍子胥,可以打得楚国不剩渣;越国依靠范蠡和文种的策划,硬是把吴国直接从霸主位子上直接往死里打;最明显的是魏国,本来被各大国包围得差点儿喘不过气来,就因为有了李悝、吴起等一批牛人,帮他设计改革蓝图,短短几年时间,就称霸诸侯,对谁都可以猛打一把。而这批牛人一退场,魏国也跟着一步一步地衰败,现在只能让人家欺负了。
所以,老大是关键,但人才更是关键。
要让人家看得起你,你手下的死党必须很牛很猛。
秦孝公在接过老爸的班时,尽管秦国已经从衰落中恢复过来,打韩国、打魏国,基本都是完胜,但他仍然很冷静。
他知道,现在的秦国仍然不能算是强悍的。
虽然周王室近年来多次表扬他们,但在诸侯的眼里,他们的秦国仍然是异族,是非我族类。中原诸侯召开的会议,基本都不通知秦国参加,不让秦国融入国际社会,使秦国在国际上没有一点儿市场。
他身上的任务很重。
他现在必须找到人才,帮助他完成这个很重的任务。
他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发表了那个著名的求贤令,说谁向他出谋献计,他就让谁当大官。
于是,一个历史性的牛人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商鞅。
商鞅本来不叫商鞅,而是叫卫鞅。他是卫国的贵族。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成功人士,他也跟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从小有着远大的理想。
他是李悝和吴起的铁杆粉丝。
他觉得这两个偶像为魏国搞了一套改革,立马就让魏国强悍起来,到处可以扁人,在战国初级的诸雄中,一枝独大。
于是,他也跑到魏国去。他觉得魏国是一个最会利用人才的集团。
他先投奔公叔痤。那时,公叔痤是魏国的相国,权力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