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章、百家姓,勒胡马,赤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翊严(散骑常侍严敦之族)、平阳邓(尚书邓攸之族)、安定胡(胡焱之族)、陈郡殷(殷峤之族)、中山甄(跟甄随完全没有关系……)、冯翊游(游遐之族)、太原郭、弘农董(当然就是董景道老先生一族了)、河内张、汝南和、陈郡谢、河东梁(即解县梁)、汝南周(周顗、周访一族)、吴郡陆(陆晔之族)、会稽贺(贺循之族)、金城麴(麴允、麴昌一族)、颍川庾(庾亮之族)、谯郡桓(桓宣、桓彝之族)、太原温(温峤之族)……这是前五十名。
裴该从中大塞私货,把董老先生原本的次序彻底打乱,不但哄抬关西士人,如将陇西李列在赵郡李之前,把安定梁列在河东梁之前,竟然还石破天惊地将吴郡顾、陆,会稽贺氏等原本被中国士人目为半蛮夷的吴士也拉进了前五十名。
统一战线嘛,自然要大搞而特搞——好比说陇西辛氏,见为司马保参军的辛明通过裴诜,秘密向裴该致书投款,得以荣登第五十九名;甚至于那家“蜀薛”,因为薛涛来谒及时,也被裴该从原列的九十七名硬扯到了第六十三名……
……
《姓氏志》和《百家姓》的出台,如同一石投水,千浪翻涌,其涟漪以长安为中心,快速向各方辐射,很快便成为压过晋天子还洛乃至裴该得子的重要谈资。
关西士人莫不欣喜过望,奔走相告,甚至于有打开宗祠,多加一场祭祖活动,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的。关东士人却多有不满,很多家族互相串联,计划重写一部《姓氏志》——《百家姓》过于俚俗,他们并未放在眼中——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只是关东地区屡遭兵燹,实话说文宗儒家也剩不下几个了,且大多不愿意淌这趟混水。那么既缺乏董景道的名望,又没有裴该的权势做加持,外加不懂印刷术,只能靠手抄,就算那些人把书编成了,又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来呢?
而且也有不少原本排名就比较低的家族,看出了其中的契机:裴公刊《姓氏志》、《百家姓》,定世庶名次,不仅仅按照往日声名、家族实力,更重要是看如今的地位。比方说范阳遒县的祖家,竟然得列第六(搁从前估计五十名都玄),平原高唐的华姓,得列第十(从前也必定在二十开外啊),缘由何在?不正是因为祖逖得为骠骑将军,华恒做了尚书左仆射吗?
那么我家虽然声名不显,但若子弟肯努力奋发,荣登高位,说不定将来名次还会上升哪!
阶层一旦固化,社会就缺乏活力,一旦给在下位者打开晋升的通道,即便狭窄、凶险如同独木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