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辽西之战,勒胡马,赤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重申前盟。然后他就提出来了:“石虎虽退,乐平、上党,尚在羯贼手中,恐怕还会振戈重来,将军不可不慎啊。
“如今将军率平阳之军,远征并州,然而太原是大郡,土地广袤,又复遭羯贼蹂躏,恐怕不易底定。我前来时,过晋昌、九原等县,但见人心混乱,士庶迷茫,不知当从晋还是从赵……倘若将军暂时无力继续北上,请以我拓跋部先发兵,为朝廷镇定之,如何啊?”
刘央闻言,面色略略一沉,说:“好意心领了,但某受朝廷之命,奉大司马将令,追亡逐北,收复并州,自当全始全终,实不劳贵部南下相助。”
倘若裴该在此,对于拓跋头这一提议,肯定也是会一口回绝的。首先拓跋虽为盟友,终究属于外族,不可能抚爱中原之民,若任由其进入晋地,所过必然大肆杀掠,手段未必会比胡、羯来得温和。历史早有例证,后来“安史之乱”,唐朝向回鹘借兵,回鹘兵进入内地后,劫掠、杀戮便相当之惨,也就比叛军好那么一点儿有限。
再者说了,土地、人口,授之容易,取之则难,倘若被拓跋南下占据了新兴郡的晋昌、九原等地,他们还肯轻易吐出来吗?
当然了,刘央终究是一介武夫,想不到那么远,所谓“华夷不并立”之语,虽经裴该反复训导、宣扬,在大多数晋家将吏心中,也是要把长久以来携手对敌的拓跋、慕容等部排除出“夷”外去的。至于唐朝的“后”车之鉴,刘央又怎么可能知道啊?
他只是在琢磨,我有机会彻底收复失土——早就由刘琨通过朝廷诏命而割让给拓跋的雁门郡等地自不在论——只不过暂时还没空打扫庭院罢了,岂能容许外人入驻哪?自平阳而转战至此,说不上有多艰难,也终究身历百战,殚精竭虑,结果你们拓跋几乎无所呼应,并无尺寸之劳,倒想趁机来夺占土地,抢夺功勋?世上哪有这般容易之事!
因而当即便加以回绝。拓跋头本来也只是试探罢了,见刘央不从,乃改提它议:“此前先代王南下伐羯,不幸受挫于九原,所携十数万牛羊,俱入贼手。今闻将军破石虎,复掳得这些牛羊,恳请归还我部。”
刘央心说这叫什么话,你们自己丢掉的物资,自己问石虎讨要去,我们于战阵上所得,哪有再双手奉还的道理啊?正待坚拒,旁边儿续咸插嘴道:“听闻昔日羯贼入于并州,大司空暂退而东,并州百姓扶老携幼而逃入拓跋者甚多。彼等岂不想念乡梓么?唯羯贼在并,不能返乡罢了。如今既然王师已复太原、西河、新兴,还望贵部将晋民归还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